第6章 元狩五年,骨子里不安分的刘胥(2)(第2/2 页)
了,秋天到元旦前是朝廷以及天下最忙碌的时候。秋收、上计、防备匈奴,自己低调一些,等过完年再去少府折腾。
转眼就是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刘胥十岁,实际是九岁,古人算周岁的。元旦刚收假刘胥就跑到少府折腾去了,起因是冬天太冷,上完厕所用厕筹的时候手太抖给菊花戳破了,那一天他成了全长安的笑话。
为了菊花的幸福他要造纸,能造出来厕纸就行,能写字的蔡侯纸让工匠们自己折腾去吧,等他们做好自己又有功劳又有名气,还能拿过来直接用,可比竹简轻松多了。先秦两汉的文人都那么猛我觉得竹简有很大功劳,让谁天天举几十上百斤甚至几百斤的竹简阅读书写,天长日久下来妥妥麒麟臂,没点力气都读不了书。
到了少府早有耳闻刘胥捅破菊花事的少府卿当即指派考公室令安排工匠任其差遣。刘胥只是实验,只要了十名工匠,命他们分别收集竹子、楮树皮、桑、麻、芦苇稻草等各百余斤,分别劈成条或者切细,清洗后用石灰水浸泡三四个月。
沤烂后清洗干净蒸煮,再捣碎打成浆,用竹帘抄起晾晒,干了以后揭下来就是纸。这是造纸术的简易过程,详细的大家自行百度天工开物比较好。
刘胥在打浆这步要求单独打浆和两两混合打浆,先制少许确定哪几种组合或者单独使用最适合书写或厕纸。再在这几种最优选里挑出最好用和原材料最容易得到的进行比例实验,等确定好选择和比例问题半年时间就过去了。
结果是麻纸柔软坚韧、细滑防水,适合书写,但是麻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不管是麻绳还是麻布都是百姓最日常且用量极大的物资,只适合少量制作供于皇室。
桑纸也是差不多,桑树对丝绸的用处必不可少,也是只能少量生产。
楮树皮结实、坚韧,但是太厚而且硬,用来做窗户纸或者书的封面合适。但是产量大,原料易得。
竹纸太脆,一旦折叠打开就碎,不适合单独制作纸,不过也是产量大。
后来刘胥想起来要蔡伦纸是楮树皮和破布渔网之类的一起制作的,命人加进去以后果然量大也适合书写,足够现在用了。
至于以后到底用什么造纸怎么造纸,推给工匠自己实验去,刘胥又不是万能的。
能用的纸的出产再次震惊了朝堂,武帝每天要看一百斤左右的竹简,时间久了他也累,百官也是如此。而且不管是汉武帝还是他在位时期的官吏大多都有远见目光,纸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如何制作、推广、使用不需要刘胥操心,自己只要坐享其成就好。
终于保护好了菊花,元狩五年剩下的日子顶着这么大功劳的刘胥过的轻松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