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2 页)
崔向退後一步:&ldo;在下才疏學淺,生性愚鈍,對佛學所知甚少,正好可在一旁聽聞法師講經說法,實乃三生有幸。&rdo;
慧廣對崔向的態度頗為滿意:&ldo;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小施主敢於承認自身愚笨,知恥而後勇,善莫大焉!&rdo;
崔向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微微低頭,臉色既有些羞慚,又有些激動,看上去要有多謙虛就有多謙虛。
換作以前,崔居也會被崔向這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騙到,不過見識了他在文淵閣層出不窮的手段之後,崔居怎麼看怎麼覺得崔向小意的作態,簡直就是一頭徹頭徹尾的披著狼皮的羊。
第三十八章 辨僧
不過對於佛學經典以及對佛經的感悟,崔居自認崔向再是聰明,也比不上自小就有出家之心的他。畢竟他從小就存了出家之心,對於佛經的興趣遠遠大於四書五經,而崔向只是尋常的學子,吟詩作畫是正常學業,閒暇之間就算讀過一些佛經,估計也是淺淺看過,並非出於鑽研之意,而只是興致所致。
所以他見崔向主動退到一旁,也是認為崔向是知難而退,特意讓他來做辯難之事。
崔居臉上恭謹之色未去,卻露出狡黠的一笑,說道:&ldo;請問法師,我夜讀《金剛經》,總有一句偈語不明,還望法師指點一二。&rdo;
《金剛經》可謂佛經之中影響甚廣的一部佛經,無數人都曾嘔心註解《金剛經》,武則天也對此經愛不釋手,還親自題寫了開經偈。
崔居以《金剛經》開題,並沒有劍走偏鋒,五千餘字的《金剛經》乃是僧人必須讀誦的課目之一,一字不差背誦下來者,也不在少數。
慧廣一聽要問《金剛經》偈語,頓時一臉輕鬆:&ldo;但說無妨。&rdo;
&ldo;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當作如是觀……敢問法師,此句何解?&rdo;
&ldo;此四句偈乃是金剛經的精髓所在,正是對&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的進一步闡解,點明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空幻,生滅無常,就如晨霧和閃電一樣,一閃即逝,不可永久留存,世間名利,金銀財富,田產房屋,都不是永久不變的,剎那生滅。&rdo;慧廣侃侃而談,低眉垂目,儼然一副得道高僧的形象。
雖說慧廣所說有些淺顯,但顯然也有自身的體悟在內,看來至少還在佛經上下過一些功夫。
崔居微微驚愕,他原以為慧廣剛才那般倨傲,不定是如何混入僧人之中,並非真心實意出家,或是為了求得溫飽也未可知,不料他開口道來,也有幾分悟性,頓時讓崔居收起輕視之心。
&ldo;從前惠能大師聽聞&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油然而生出家之心,請問法師,何謂&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又如何才能做到&l;應無所住而生其心&r;?&rdo;
崔居繼續發難。
慧廣不由多打量了崔居幾眼,心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後微一沉思,答道:&ldo;我等凡人,經常心隨物轉,比如見花落而傷春,見流水而感懷,見高山心生高大之感,見高官權貴而心生畏懼之心,其實自心本來不生不滅,不動如山,就如當年惠能大師見有二人爭論是風動還是幡動,大師言道,風不動幡亦不動,實為仁者心在動。花開花落終有時,何必感懷傷春,徒增煩惱?若是我心巍然不動,管他花開花落,不過是一場變幻罷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將心停留在花開花落之心,不停留在高山流水之上,只停留心間,不被外界變化帶動,正是此意也。&rdo;
崔居眼中閃過一絲嘆服,不想一臉傲氣的慧廣,也有如此見解,大大出乎他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