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第1/2 页)
在整個三十年代,法國經濟虛弱的突出特點是對外逆差、長期利率高、工資率不變三者的持續存在。另一方面,到1936年為止物價卻一直在下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們沒有贏利的希望,因而人們不能期待通過私人投資增加有效需求。但是另一個可能擺脫蕭條的方法,即通過大規模赤字財政的方法,在法國同樣也是不現實的‐‐只要利率居高不下和外貿沒有恢復平衡的諸。因此,打開法國通向復甦道路的關隘的鑰匙首先是掌握在法蘭西銀行的董事們手中,他們控制著利率,也能夠通過他們對貨幣的黃金值採取的態度來影響外匯結算的平衡。
法國陷入蕭條的時期,正是它財政上處於強有力地位的時候。它擁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但是,由於國際上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動,也由於其他國家貨幣貶值,法郎變成估值過高,此時,外匯帳目的平衡就惡化了,黃金外流。法蘭西銀行,最終是法國政府面臨著兩種政策之間的抉擇。他們可以迫使國內價格下降來證明目前的匯率是合適的(即通過緊縮通貨)或是變更貨幣匯率(即通過貶值)這樣兩種方法來恢復外貿收支的平衡。法蘭西銀行的董事們決定不貶值的方法而採用迫使國內通貨緊縮的方法;他們使整個社會結構在釋放出來的痛苦的階級鬥爭震動下瓦解了。
472 對於法國這次極為悲慘的社會鬥爭的錯綜複雜的根源,任何簡單的分析都不能充分說明問題。不過,社會力量的聯合看來是如下的情況,一直到1936年在勃魯姆主持下人民陣線聯合政府上台之前,法國各屆政府的主要支持者是農場主、企業家、金融家,即人口中代表著大多數所謂&ldo;靠投資生活者&rdo;的那些階層。降低價格的政策直同時實行不完善的進口許可證和限額制度〔國際聯盟經濟、財政和運輸部:《貿易數量管制》(日內瓦,國際聯盟,在美國普林斯頓印刷,1943年),第11頁〕。接有利於靠投資生活者,但不利於個別企業主,特別是如果事實證明不那麼容易降低工資的話。但是,雖然作為企業主,他們可能希望改變緊縮通貨的政策,然而作為靠投資生活者,他們又不願如此,他們在靠投資生活者的許多集團中只是其中之一。此外,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如果想要防止一個左翼政府上台執政的話,上述集團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他們要反抗這些集團嗎?
由於另外一些理由,答案也是否定的。法國工人正在爭取承認集體勞資談判的原則和增加工資。法國僱主對於不准他們照自己的辦法規定工資和勞動條件的意圖表示不滿。他們和工人們都各執己見,工人們以罷工來反對削減工資。在這種情況下,失業增加了;而僱主們無疑地希望貧困和匱乏會給工人們一個教訓,使得他們比較聽話一些。當勞資之間的劇烈鬥爭在工廠中進行時,法國政府受到直接的壓力,叫他們不要實施那些違背他們所代表的社會集團利益的政策(例如,提出種種公共工程計劃從而向工人提供就業機會)。在法國,對於正式選出的政府所施加的或許是最大的壓力來自法蘭西銀行的董事們,他們鼓動靠投資生活者抗拒每一個貶值的建議,從而迫使政府繼續退居幕後,縱然國家的經濟地位和全國的社會安寧已經岌岌可危。
這場鬥爭一直斗到最後。金融家們希望他們會有更持久的力量,但是,隨著鬥爭的加劇,國內的信心動搖了,以致投機商們將黃金攜往國外。上述投機性黃金外流,473 比之逆差造成的外流更甚,極大地破壞了法蘭西銀行董事們能夠施加影響的基礎。在1936年最初幾個月,左翼勢力積聚力量,投機性黃金外流由於預料會引起貶值而日益增加,法國此時的對外財政地位危若累卵,經濟蕭條也達於極點。
在希特勒進軍萊茵蘭兩個月以後,勃魯姆領導下的人民陣線聯合政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