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第1/3 页)
在三十年代,德國與義大利或蘇聯一樣,都盡一切可能使這種依賴程度變得比較&ldo;可以容忍&rdo;一些。即使如此,1937年德國對外依賴的程度(按進口商品價值計算作為國民收入的百分比表示),以及它在世界貿易中的分量和意義(按上述進口貨物價值計算作為世界進口貨物的百分比表示),與其他大國相比仍是高的:
表viiii937年各大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依賴性和重要性
上述比率的關聯是兩重性的。廣義地說,為了維持高額國民生產或國民收入,德國對進口貨物的依賴比美國和蘇聯更明顯。另一方面,既成事實是德國在世界貿易中僅次於聯合王國和美國之後占第三位。它在世界貿易上的份量和重要性,使之能夠運用本國的商業政策,把它在戰時可能是一個嚴重弱點的對其他國家的依賴,變為和平時期力量的源泉。只要德國繼續保持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國之一的地位,它就有機會在它主要商業夥伴的國界內影響它們的經濟活動的水平和性質。在極權主義484的德國,對外貿易本身成為準備侵略的一種手段。與之相比,蘇聯由於對貿易的依賴程度低,在世界貿易中不重要,因而它奉行侵略性貿易政策的餘地甚小。
從三十年代中期以後,德國成功地努力通過貿易對毗鄰國家施加象聯合王國和法國在它們附屬領土上所施加的那種政治影響。德國在1934年將外匯管制擴大到所有的&ldo;現行&rdo;交易後,能夠調整其進口以適應其出口的波動,但是它不能決定出口量。它的出口依賴於它所不能控制的國外需求的波動。因此,儘管有外匯管制和自給性項目來供應急需,德國出口量的波動在其保持充分就業的努力中仍是一個問題。為了逃避這種困境,德國規定同擁有對德國有補充性的自然資源的各國簽訂長期的補償性合同,從而獲得必不可少的供應。
不過,鄰近德國的大部分國土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都與之相似,結果只能提供相似的而不是相輔相成的生產機會。熱帶亞洲、南美和非洲的農產品、礦產品,對於德國製造商的輔助作用遠遠超過大部分歐洲的資源。但是同非洲國家簽訂長期合同以獲得大量供應的可能性很有限,因為非洲大陸五分之四以上的貿易都是同德國在歐洲的對手的帝國所屬領土進行的。
在三十年代,擁有殖民帝國的歐洲國家從它們的非洲殖民地和自治領以及亞洲屬地增加進口。南美的情況則不同。那裡和非洲不一樣,都是由政治上獨立的國家組成的。因為隨著美國的不完全復甦,它從拉丁美洲的進口削減了,也因為擁有殖民帝國的歐洲國家把採購的地點集中在飄揚著它們旗幟的自治領和附屬領土,拉丁美洲便能同德國和日本自由締結補償貿易協議。這類協議能使德國在和平時期從一些互補性的南美國家獲得&ldo;保證&rdo;供應,但在戰時卻不能保證這類供應。正是出於這種485政治理由,德國也把它的貿易精力集中在經濟上不那麼相輔相成的歐洲國家,尤其是東南歐國家。不過,把幾個國家組成一個軍事安全聯合地理單位的政治概念,同輔助資源國家聯合的經濟概念是不一致的。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德國設法使東南歐國家集中生產它所需要的原料,並取得了某些成功。
在過去,各國政府對於貿易的地理模式所施加的影響很小,因為貿易的進行所根據的原則是最惠國條款、非歧視性和貨幣的可兌換性,而且幾乎完全受關稅的調節。但是所有這些隨著國際商定的貨幣和貿易守則的解體改變了。世界分裂成多少是長期性地區貨幣集團‐‐中歐和東南歐的&ldo;外匯管制&rdo;集團,西歐的&ldo;金本位&rdo;集團,北歐和大英國協的&ldo;英鎊集團&rdo;,日本的東亞&ldo;日元集團&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