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页)
事實表明,張伯倫雖未失去一位理想主義者的榮譽,但作為一位現實政治家則是站不住腳的,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以後,他的擁護者卻仍然企圖(也許有欠明智)為他的現實政治家資格辯護,說是他的政策為英國贏得了足以重整軍備所需要的時間,從而避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時被擊敗。但事實上似乎並未贏得時間,因為英國的重整軍備姍姍來遲,當它終於以涓涓細流開始的時候,德國重整軍備的洪流已經滾滾而來,從未稍有節制,以便讓英國的小溪慢慢漲滿,從而縮小兩者間的懸殊差距。總之,如果這便是張伯2
倫政策的主要動機,那他就該受到嚴厲譴責,因為他沒有向他的國人發出國家已處於危急之中的警告,沒有在聯合王國國內政治中把重整軍備作為一個信任問題提出來,沒有在希特勒玩火的早期尚易撲滅的時候及時制止他,尤其是張伯倫不願意‐‐直到1940年6月以法國戰敗而告終的&ldo;假戰爭&rdo;結束時他還不願意‐‐&ldo;全力以赴&rdo;地進行軍備競賽。希特勒在慕尼黑以後對英國有節制地開始重整軍備所顯示的憤怒之情,已溢於言表,這說明了英國如果在早些時候以重新武裝反擊德國的重新武裝,就有可能在1939年3月以前的某個時候激起希特勒摘下他的假面具。其時,希特勒雖已毫無阻攔地接連占領了若干戰略據點,但還不曾據有象他後來占領捷克斯洛伐克所取得的那種支配地位。如果有人回答說,希特勒就會在那時那地立即以進攻英國作為報復,那未對這種回答的反駁是:力量對比在許多階段仍然有利於西歐國家一方,但不可能有任何階段英國會發現自己在同納粹德國作戰中處於較之1940年更不利的地位。
然而,對英國會被德國的武裝力量壓垮這一點,張伯44倫似乎並不怎樣擔心,他在其任期內始終固執地低估了德國的軍事實力。因為,他本人從不
1當然,德國的這一系列行動開始於1936年3月7日的派兵重占萊茵蘭,英法對這頭一步的默認,就使它們在道義上更難於對德國接著而來的行動採取堅定的反對立場;但在萊茵蘭事變的時候,張伯倫雖然已是當時英國政府的一名重要成員,可還沒有當上首相。
2《概覽,1938年》,第3卷第5編對此將有所論述。
全力進行重新武裝英國,卻又在1938年9月22‐23日戈德斯貝格會議1以後考慮可能要同德國打仗,對德國越過布拉格再向前推進拼命進行阻撓‐‐1939年3月30日他給波蘭一項英國的保證,並於194d年4月5日,即&ldo;假2
戰爭&rdo;的最後兒天,公開發表意見,說德國已經&ldo;失掉了機會&rdo;。
毫無疑問,英國國內黨派政治的舌劍唇槍‐‐也象不愉快的綏靖時期一樣,用上了英國罕見的刻毒語言‐‐是使一項經不起風浪的政策不明智地維持下去的因素。張伯倫和他的保守黨的夥伴們,從他們方面說,他們是被他們的反對者的那種可惱的而且在他們看來是卑劣的古怪行為粗暴地搞得分了心。那些昨天還在罵他們是&ldo;帝國主義者&rdo;,還在鼓動進一步裁減聯合王國的軍備的人,今天竟然罵他們不願意打仗,指控他們卑鄙地犧牲了英國的和集體的利益,這該是何等荒謬啊!以前反對將新加坡基地建造完成,這時卻1
又要求使用英國海軍對日本進行制裁,這又是什麼邏輯?國聯的支持者們當真會愚蠢到這種地步,以至於設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搞到什麼嗎?這些抱著近代世俗信仰的信徒們難道真會從寫成國聯盟約文本的斷簡殘篇中看到魔術般的護符,可以用來代替充分的軍備和使用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