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页)
第六部分
文成帝拓跋濬是太武帝太子拓跋晃的長子。太武帝對他十分喜愛,時常呼之為&ldo;世嫡皇孫&rdo;。拓跋濬5歲的時候,曾隨祖父北巡,遇到一位剛剛降服的部族首領處罰他的手下,拓跋濬沒等祖父發話,就自作主張,命令那位首領說:&ldo;這人今天有福氣,他有幸遇到我,你就應當立即釋放他。&rdo;拓跋燾深感驚奇,說道:&ldo;此兒年齡雖小,卻知處理大事,有天子之風度。不可小瞧。&rdo;拓跋濬即位之後,其性格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施展。
---------------
鐵腕柔腸: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馮氏(1)
---------------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馮氏,在中國歷史上常常被習慣地稱為&ldo;文明太后&rdo;。&ldo;文明&rdo;,是她以太皇太后身份死後被加的諡號。馮太后臨朝執政期間的大膽改革,為北魏歷史發展和文明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出了巨大貢獻。她不僅因此成為北魏歷史上的成功政治家,而且贏得了後繼者孝文帝的敬重。她的一生,既品嘗過成功的快樂,也體驗到探索的艱辛;既享受過人際天倫的溫馨,也經歷了血雨腥風的考驗。
少年:國亡父喪
馮後是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她的祖父馮文通是十六國時期北燕的國君,這樣說起來,馮後乃出身於名望之家。
西晉末年,戰亂不息,北方的遊牧民族乘虛而起,各顯神通。匈奴、鮮卑、氐、羯、羌,紛紛越過北方草原進入中原地區,形成所謂&ldo;五胡亂華&rdo;的混亂局面。馮氏的北燕正是在這種局勢下崛起的一方諸侯。按照馮家的說法,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魏國國君的始祖畢萬。畢萬在晉獻公時因功封為魏(今山西芮城)地大夫,畢萬即以魏為姓氏。魏國被秦國吞併後,魏氏的一支流落到山西境內的馮鄉,遂改為馮氏。此後馮氏宗族歷經世變,幾經流徙,在三晉之地苦苦支撐。後來,馮後的曾祖因軍功漸漸發達,他的兩個兒子馮跋、馮弘(字文通)竟先後做了北燕的國主。只是沒多久,北魏太武帝進逼北燕,馮弘被迫逃往高麗,並最終死在那裡。但他的幾個兒子,以馮後之父馮朗為首,加上馮崇、馮邈,為防遭後母慕容氏譖陷,聯手出逃遼西,投降了北魏。馮朗被加封為西城郡公,領秦(治今甘肅天水)、雍(今陝西西安)二州刺史。此時,馮後尚未出世。
馮後的母親王氏,樂浪(今朝鮮平壤)人,是馮朗在北燕時所娶。二人能夠成親,主要得益於北燕地鄰高麗,再者馮跋與高麗國王的遠房親戚慕容雲是至交。
因多年動盪不安,直到隨夫任官長安後,生活暫時得以安定下來,王氏夫人才給馮朗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馮熙,就是馮後的同母兄長。到了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年),王氏夫人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馮後。馮後出生之時,距祖上建立的北燕滅亡已有六七年的光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也已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並與南朝形成了對峙之勢。身為北燕國主後裔的馮氏家族,在這種南北對峙的大局下,能否享受安逸的生活,實在難說。
馮後出生後不久,哥哥馮熙就因叔叔馮邈戰入蠕蠕(柔然,居於陰山一帶的少數民族),被人帶著逃到氐、羌中生活,多年以後才找回。接著,馮家突然遭遇了飛來橫禍:不知是朝廷對馮後那位曾為北燕王子的父親心存疑慮,還是馮朗果真有什麼不軌之舉,總之是馮朗因受一樁大案株連被太武帝下令誅殺了。按照慣例,馮氏因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沒入宮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馮氏在宮中得到了姑母馮昭儀的多方照應。
原來,馮朗兄弟逃出北燕投降北魏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