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页)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休已经认命,并且开始议论纷纷,柴绍也在幻想着第二天李休薄情寡义之名传遍整个长安城时,忽然只听离开的李休开口吟诵道: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上元节情事,短短四句就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恋人沉重而悠长的思念,结合李休的经历,简直就是为他而写。
李休刚开始吟诵时,场上还有其它人的议论之声,可是当他读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时,整个灯会上却忽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倾听着李休吟诵的这首诗,而当最后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诵出之时,更有不少多愁善感的女眷泪撒当场,只是当她们睁着泪眼迷蒙的双眼看向吟诗之人时,却发现对方早已经走出大门,消失在夜色之中。
过了许久,李休离开后的小灯会上才忽然醒悟过来,李渊更是第一个开口道:“好诗,虽然言语浅白,但却哀婉之极,寥寥数十字就已经将一对苦情男女的遭遇勾勒出来,如此情真意切之好诗,理当流芳千古!”
李渊的称赞也终于引爆了全场,所有人“轰”的一声全都开始讨论起刚才李休吟诵的那首诗。如果李休听到他们的讨论,恐怕会立刻笑出声来,因为他吟诵的并不是诗,而是一首词,只是这首词用词工整,看起来很像是一首诗罢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场的人在讨论过这首诗的用词与意境之后,很快就把话题引到李休这个作者身上,没有人怀疑李休是抄来的诗句,因为这首诗写的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只是他如此年轻,而且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作出如此佳作,这种才气简直可与七步成诗的曹植相比。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平阳公主这时也轻声的重复着词的下半片,脸上也露出哀伤之色,片刻之后这才叹了口气道,“别的可以骗人,但诗中的感情却无法骗人,看来李休对那个女子的确是用情至深!”
在场的其它人,包括李渊也都与平阳公主抱着同样的想法,刚才他们还以为李休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可是只凭这首情真意切的诗,就完全逆转了他们对李休的印象。
场上的贵族少女一个个也都盯着李休离开的方向,目光迷离而忧伤,痴情而又才气逼人,这样的年轻俊彦简直是最理想不过的夫君,可惜她们却错过了,只有那些之前把手帕丢给李休的少数贵族少女,则是一个个露出欢喜且娇羞的表情,幻想着日后李休能够登门提亲,不过想到李休对那个去世女子的痴情,却又让她们由喜转忧。
怎么……怎么可能?柴绍这时还无法接受这种突然逆转的情况,明明他已经胜券在握,可是李休竟然凭借着一首诗将局面完全逆转过来,场上所有人,包括李渊都在对李休称赞有加,甚至他还发现,平阳公主也和场上的那些少女一样,目光迷离的盯着李休离开的方向,这让他更加妒火中烧,恨不得亲手宰了李休这个小子。
“好了,三娘你也累了,为父陪你回去,各位爱卿继续赏灯欢饮!”李渊这时忽然轻咳一声道,刚才他也误会了李休,而且还亲口赶他出去,事实证明他是错的,但他是皇帝,哪怕是错了也是对的,当然这时他心中对李休的观感已经完全不一样。
而李渊在说上面的话时,还特意狠狠的瞪了柴绍一眼,如果不是他的话,自己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出丑。柴绍这时也是心中苦涩,感受到李渊的目光也只能深深的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