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第1/8 页)
第220章 苦難盡頭是苦難
大帥成親這種事情。不是說娥子過去拜天地就算完,要是這麼簡單的話,全天下的人都得笑破了肚皮。再怎麼說一切從簡,李四這樣的身份在那裡擺著,這大婚之事也不可能簡了。
別的先不去說,就是送親這一項,也絕對不是娥子坐了車馬到北都這麼簡簡單單的事情。大帥那邊派過來迎親的隊伍,還有送親的隊伍要有多少人,要用什麼屬相的,男女成員的數量都有嚴格的說法。用什麼樣的儀仗,沿途的地方官員迎來送往採用什麼樣的規格,這些瑣碎繁雜的事情都有定製,雖然能把人麻煩個半死,卻也容易,只要老老實實按照規矩去做,就不會有什麼大錯。
譬如說「段家集」這樣的村鎮,因為段家和斷家是諧音,忒不吉利。不僅不能經過,還要遠遠的繞過去。再比如說鳴鳳堡這樣的地名,一聽就是個好去處,寧可繞點兒遠路。也要在這個地方歇歇腳……
出了淮西進入河南之後,迎親的隊伍加上送親的,嗚洋嗚洋好幾百口子,這些還都是有用的人手,根本就沒有把地方上迎送的人員計算在其中。
說是長途跋涉,其實比行軍打仗要容易的多,最起碼不必攜帶多少多少的物資給養,也不必顧慮有什麼敵襲和危險,只要按照預定的里程往前走就行了。
可地方上還要迎送,還要擺一擺倚仗。尤其是那些地方官員,十有七八是赴死軍出身,大帥大喜了,怎麼著也得意思一下吧,如此一來,愈發走不快了。
在私下裡,娥子也時常的念叨:「這也走的忒慢了,要照這麼個走法,再有一個月也到不了京城,豈不是要耽誤了吉期?
旁邊的女人們急忙解釋:「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天走多少里,早就有了定數,現在是走的慢,可以後就快了。主要還是時間充裕嘛。等過了黃河,耽誤的也就少了……」
隊伍裡頭多是穿軍裝的,這些赴死軍的戰士不能不趕路,真要是到了時候,就這樣的隊伍,一天一夜跑出去一百四五十里都不算個什麼。可這迎親不是打仗,不能那麼風風火火的亂撞,一切都得按照規矩來。要是有好的歇腳地點,一天就是三四十里的慢慢磨蹭,要是路程稍微趕不對了,稍微加點兒勁兒,也能走出去七八十里。反正是車多馬足,又多是當年老路手下的馬步營老兵,也算是娥子的「嫡系」部隊了。
到了歸德的時候兒,老知府馬相文郊迎十里,帶著一桿子地方官員把娥子安置妥當,鞍前馬後的著實忙碌了不少。
馬老頭原本就是刀把村的客家住戶,每年都辦個冬學什麼的,和娥子熟的不行,也算是老鄉親了。現在身份不一樣了,馬老頭子都不敢和娥子見面兒,隔著車帘子就磕頭……
娥子哪裡知道什麼規矩,就算是知道也不會把這些繁文縟節放在眼裡,跳下車就把馬老頭子攙扶起來。可把馬老知府唬的不輕:「這可使不得,大爺這個稱呼以後可不要再用了,下官可擔不起的,這要是放在以前,娥……您還是我的主母大人哩……」
馬老頭子這種人絕對算不上是什麼學究,他的水平也就是給刀把村附近的孩子們開開蒙而已。水平有限的很。因為忠誠可靠,就被李四臨時任命了,本想著以後再把馬老頭子撤換下來。可這老頭子做了知府大人之後,雖然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卻也是兢兢業業,把地方治理的四平八穩,這也就足夠了,所以一直留任,看這架勢,很可能還要繼續留任下去。或許是看野史雜記太多的緣故,在不知應該如何稱呼娥子的時候,連主母這樣的字眼都出來了。
馬老頭子水平很淺,蛾子則是沒有一點而水平,再說幾句的話,指不定說出什麼不中禮的話來呢。這要是鬧了什麼笑話兒,可就真的貽笑大方了。
這中原大地名義上還是大明朝的,可赴死軍卻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