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5 页)
这个小小理想努力的。摆了摆头,伸了腰,活动了上下的筋骨,继续剩下的计划。
收拾了行装和同乡一起,奔赴人生的转折……皇城科考,I'm here!
人生铁饭碗之文武科举
考道上,学子们摩肩擦踵,从不同方向汇来,空中俯拍,奔流小溪投入大海的怀抱,成为此时皇城独特的一道风景线,煞是壮观。与此同时,相关行业利润有了空前的高涨,非相关行业亦受’波及‘也有了些上扬,教育拉动经济,这话一点不假。
(1)文科
考卷,《棘子成曰君子》,审题,定思路,打草稿。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意思是: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百家争鸣。我比较倾向子贡的想法。棘子成作为卫国的当权派,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习文化思想?
子贡反对。其一:举个例子,’驷不及舌‘,’驷‘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话不能随便讲。其二: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是一个东西(’质者直也‘犹如一条直线,很纯洁朴素的,就是本质),然而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沙沙写下,’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刚从兽身上剥下来,未经加工精制,带有毛的皮。在本质上,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同样都是兽皮,没有两样,但表面上的花纹有好看与否的分别,即强调文与质有同等的价值,也就是所谓’文质彬彬,后君子‘。
继续引伸,至历史文化,至其与个人两方面来看。一是历史文化方面,世界各国发展都史有一个通例:凡是有高度文化的国家,它的文与质双方并重。如果偏向于文,这个国家一定要发生问题。
比如:印度,过去讲’天衣无缝‘,这个’天‘原来的意思就是’天竺‘(汉代翻译的音与现在不同,唐以后翻成印度),当时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样,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就是’天衣‘,不需像我们的一样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更热的地方甚至可不穿;肚子饿了,香蕉等野生水果,什么都可以吃;吃饱了以后躺下睡觉,醒来以后坐在那里静静地寻思,想些神秘难解的问题。所以印度哲学的发展,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
再比如:希腊,这个地方,充满景仰之心。到了那里一看,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比较苦寒的地方,人生的问题也随之而多,譬如一个人遭遇了困难,会想到自己为什么这样命苦?再想命苦是什么原因?这样慢慢想下去,哲学问题就出来了,因此,希腊的哲学思想,也很发达。
这两个地方,哲学思想那么高,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富强的大国?那就是文质不相称的必然现象。
再看西方的文化,像罗马,无论雕刻、建筑等等都很高明,但是它的文化在文学境界、艺术境界到达了最高峰的时候,就开始衰落了。这差不多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必然的道理。
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政治、历史是一体的、整体的。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是如此。这就要注意,文化历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有如此深厚。只有中国不受这个影响。由此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去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现在的年轻学生,学位很容易拿到,学士、硕士、博士那么多。学位尽管拿,是否确实能挑担子,却是个问题。
扯远了,书归正传,讲小的方面,个人文与质的关系。有些人有天才,本质很好,可惜学识不够,以至于一封信也写不好。
民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