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这一环节的灵感,来源直播(第1/2 页)
随着五分钟过去,女主持人开口道:“时间到。”
大屏幕被暂时关闭。
不过这一次,台下的众人没有任何抱怨。
原因无它。
这第二件藏品的鉴定还是相对简单的,能看出来的人,早就看出来了,看不出来的,也就不强求了。
权当凑个热闹。
女主持人等了一会之后,缓缓开口道:“那么,接下来,就是今天鉴宝环节的最后一件藏品了。”
“这是一幅书画作品。”
“书画,作为龙国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描绘人间四季、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龙国画独特的画、诗、书、印融为一体的艺术体系,充分展示了民族风格与风貌....”
女主持人在台说着,然而,台下却是没有几个人在听。
因为当听到最后一件需要鉴定的是书画时,很多人都放弃了。
书画鉴定,太难了。
哪怕实物,现场很多人都鉴不明白,更何况是图片呢。
这也是为什么,书画专家一直是站在古玩行‘鄙视链’顶端的存在。
其实,不管哪行哪业,都有鄙视链的存在。
比如医院。
脑科的大夫处于“鄙视链”的最顶端,因为脑子这玩意儿十分精细,做手术差一一分一毫都不行。
相比之下,胸外科的大夫就显得有点LOW了。
然后,外科的看不起内科。
同样的,古玩这一行也有鄙视链。
前世的曹子建作为古董专家,常在故宫博物院做客,也会去找鉴定组的专家讨论。
但是他发现这些专家之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专家和专家之间几乎是零交流。
就算是他请玉器组某一个专家为自己引荐书画组的人,这位专家也只是把他送到门口,然后就打个招呼走了。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专家都是非常精于自己所研究的一项,而且基本一生都不会涉足其他领域。
这是因为专家之间互相有“鄙视链”,不涉足其他领域是不想跟大伙“抢饭碗”。
在古玩鉴赏界,鉴赏’软”物件的瞧不起鉴赏“硬物件”的。
所谓“软物件”,就是书法字画。
这种东西的鉴定除了看宣纸的材质,再就是靠线条以及绘画风格和笔势。
不过现在书画经常是重新装裱的,经过长期的保存,书画的形制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现在书画鉴赏的工作其实是很难做的。
相比之下,瓷器的鉴定线索就多了很多,除了分析他的材质,瓷器的釉色,花纹以及底款,都是鉴定过程的要点。
如此一来,瓷器鉴定就相对简单了。
不过瓷器鉴定的专家也有瞧不起的。
那就是玉器鉴赏家。
因为玉器鉴定无非是原材料的真假,这是很容易区分的。
最多再来一个雕工。
如此一比较,鉴定玉器的步骤确实少多了。
在这鄙视链的低端,就是“杂项”了。
“杂项”就是那些竹木牙角之类的东西。
相比起其他几类,这是最不需要文化底蕴的。
此时,女主持人已经介绍完书画的历史。
“各位来宾判断的真伪的同时,还要说出这幅作品的作者。”
众人本来对图片鉴定一幅书画作品就怨声载道,此刻听到女主持人这个要求,一个个也是发起了牢骚。
不过这牢骚并不是冲女主持人,而是冲本次交流会的主办人石渠去的。
“老石,你有没有搞错?最后一件居然是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