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页)
个机场,摧毁红军飞机1200余架,其中800余架连升空的机会都没有。
德军长驱直入,节节推进。7月14日,战争开始的第23天,德军到达了斯摩棱斯克城下,距离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莫斯科已经走了三分之二距离,德军平均每天前进20公里。两天后的7月l6日,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大门斯摩棱斯克陷落,莫斯科已近在眼前。苏联的存亡与共产主义、斯大林的命运似乎也将被做出“最后的审判”。斯摩棱斯克已经易手,西部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似乎也处在崩溃边缘。然而,朱可夫正在组织斯摩棱斯克大会战的关键性战役,西部方面军仍然屹立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莫斯科虽然在战栗,但也准备孤注一掷,与锐不可挡的德军做殊死决战。
叶勒尼亚突出部,是朱可夫决定与进入“重地”的德军组织决定性较量的关键性战场。此役的胜负,将决定德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向与莫斯科的存亡。该战役具有以往研究二战战史者所忽略的关键性意义。此次战役是朱可夫在东线所指挥的第一场战役;同时叶勒尼亚突出部会战迫使德军在苏联战场上首次进行防御作战,也使德军精锐的党卫军首次受到重大挫败。
朱可夫的自我救赎
朱可夫在与参谋本部作战部讨论后,认为德军未必敢冒险在近期内进攻莫斯科。德军在进攻莫斯科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其前线突击兵团已是强弩之末,而中央集团军群两翼也处境不妙——德军战线形成一条长长的倾斜线,从叶勒尼亚一直延伸到罗加乔夫和日洛宝。这条倾斜线的尽头正是朱可夫新成立的中央方面军所部署地界。中央方面军在兵力上较为薄弱,仅有第13、21两个集团军。而中央方面军南翼则与防守基辅及其相临地域的西南方面军相毗连。因而苏军中央方面军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处于“互咬”态势。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2)
德军在基辅以南多处迫近第聂伯河,但暂时还没有渡河。主力部队正力图占领克列缅丘区域。莫斯科方向上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左翼为9兵团,司令官史陶斯,并在集团军侧翼配属第3装甲兵团,司令为霍斯将军;集团军群中央位置为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卢格元帅;第2集团军部署在集团军群右翼,司令为魏克斯将军;侧翼配置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为古德里安。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达到48个师,其中包括9个装甲师,7个摩化师与1个骑兵师。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空中火力是东线3个空军集团军中最强的第2空军集团军,司令为凯塞林元帅。
朱可夫认真研究了德军在此地段可能采取的各种作战方案,得出他所认为唯一正确的结论,即:希特勒看来不能也不敢置中央集团军群的危险地段右翼于不顾,德军将力图在短期内削弱红军中央方面军。德军的作战目标如果实现,就能前进到红军西南方面军的翼侧和后方,并全歼西南方面军,基辅将成为德军最后的战利品,而在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区域也能取得作战主动权。因此,德军的目标必须放在消除西南方向对中央集团群翼侧的威胁后,才有能力将莫斯科会战的议程提上来。在西北方向,朱可夫认为,德军将大力加强北方集团军,以便在短时间内夺取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并直接从莫斯科东北方向实施大迂回作战。希特勒力图通过此战消除左翼红军对德军的威胁。
7月29日,朱可夫带着一张战略形势图、一张德军部署图,以及关于红军状况、各方面军与中央的物资储备材料等,向斯大林当面报告了他所欲实行的作战方案,即放弃基辅,在中央方向的叶勒尼亚突出部实施反突击。斯大林显然难以接受放弃基辅的任何决定,双方的情绪都有些失控,争吵的结果显而易见,朱可夫被免除了参谋总长职务,转而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但他仍然获得了组织叶勒尼亚反攻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