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辑录简介
收录在这里的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上有关张爱玲的一些零星文字。一共有80余篇,撰稿者多为当时的小报文人,文章有长有短,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极具史料价值的资料钩沉,也有借名人八卦赚一点稿费的无聊之作。张爱玲在1940年代的上海沦陷区文坛是一个奇迹。她进入文坛的时间并不早,然而出手不凡,很快成为文坛的当红明星。虽说陨落的也早,但毕竟有过盛名,这一盛名自然少不了引来小报文人的兴趣。在1944年至1947年左右的几年间(1945年以后张爱玲就很少再写作了,更多的是从事影视编剧工作,当时较为轰动的是电影《倾城之恋》和《不了情》的创作),上海小报上出现了许多有关张爱玲的花边新闻。正如李楠所说,上海小报充斥着名人流言、世俗风月,是一个释放欲望的藏污纳垢之地。张爱玲少年成名,家世显赫,行事古怪,在民族危难之时我行我素,在写作的盛年嫁给汉奸胡兰成,这都是小报文人关注的焦点。所以小报之中有关张爱玲的流言蜚语颇多。如对张爱玲胡兰成的结合,小报不仅大肆渲染,而且寻根究底扒出了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合之前的两任妻子,并对胡、张和胡的前任妻子应英娣之间的闹剧津津乐道;又如四十年代上海文坛闹得沸沸扬扬的“一千元灰钿事件”,在事情的是非曲直没有说清的情况下,张爱玲成了小报文人笔下的“生意眼”作家,一时含沙射影的讥讽和谩骂不断;其他的还有关于张爱玲的身世问题,贵族身份当时也成了小报文人关注的焦点,一些小报文字极尽奚落之能事,讽张为“贵族血”之女作家。所有这些,都是上海小报藏污纳垢、杂树丛生、泥沙俱下的芜杂状态的显现。李楠在梳理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时即把小报的这种特性总括为“与现代市民社会共生”的一种状态,是“市井众生的‘浮世绘’”,可谓抓住了小报的最根本特征。
当然,说小报的这样一种特征并不是就在极力贬低小报。相对于五四新文学传统,小报的价值就在它的言说空间的不同。小报的产生主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其直接对象是市民阶层,其性质是通俗的、大众的,而这正是正统的新文学所不屑为之的。因此,小报自主的选择这样一个“边缘的姿态”言说世态万情,自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记录本真社会状况的万花筒。在明星八卦、流言蜚语、家长里短、游戏风月的小报世界,我们会逐渐看清彼时真实的社会情状。这是一种历史的还原,而小报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现场”。
今年暑期,承吴俊老师启发,带着“回到历史现场”的目的,笔者去上海图书馆阅览沦陷期间上海小报,并从中寻找与张爱玲有关的文字。过程自然是漫长的,在阅读中,我逐渐对沦陷期间小报的脉络特征有了了解。在文字辑录过程中,有几十个字的断片文章,也有几百字、上千字的长文(鉴于上海小报的特征,一般的文章大都简短),我都一一记下,有时也想,这样的八卦文字真的有用吗?可是等我将全部的二十几种小报阅过一遍,把摘录的十几种小报文字汇总在一起时,我是有些吃惊的,除看漏的小报文字不记外,沦陷期间一共有十一种小报涉及到张爱玲的有关文字,共80余篇文章,近40000余字,将这些文字按照时间顺序阅读,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个和当下受研究界热捧而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张爱玲完全不同的形象。那是一个世俗的、被流言蜚语包围的张爱玲。她年轻时呼喊着“出名要趁早”,及至出了名,却又为盛名所累:她的身世,她的婚姻、她的行为处事,一点一滴都不能逃脱小报文人的眼睛。
着手做这样的工作,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古人说做研究要“采铜于山”,不能聚铜铸釜,求学期间师长也谆谆告诫,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如今,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中的张爱玲已经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