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5 页)
就喊她了,听起来是隔壁二牛婶子的大嗓门:“阮家的,阮家的!”
英娘赶紧应了,把阮宝儿放下来,拧了拧她的红鼻头道:“侬啊,乖乖的在屋里头玩,莫再闹腾了,姆妈去去就来!”
二牛婶来找英娘是因为近日来有了件大好的事情,鉴于今年是三年一次的大试举,年头有有丰收迹象,所以就有不定期下宽恩大颁,不仅常有寻常的减免临安岁贡和苗税,今年还减免了五月的商税以宽纾民力,这几日又有颁降皇榜,给赐军民和各关会二十万贯文,租赁房屋的各个商铺一贯减除三百,也就是说这又可以节省下好大一笔开销。
这也就是像杭郡因为是驻跸之地,各种特殊待遇很多,不过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手头有了闲钱,也就可以更多的发展生活事业。
有了钱,英娘就寻思着要给家里头改善条件和扩大经营了。
说起来这阮三毛,在读书上确实少年得志,颇有些才名,当年一架打出了楚惠堂,倒被招进了楚家私塾,后来读了一年就和花家小子花子陵被私塾的教喻推荐到了楚家设在临安府吴山半山坡的淳风书院。
说起淳风书院,那是江南远近闻名的私家义学,自范仲淹当年首创办私家学府后,各地世族官绅皆有办义学之举,大大小小遍布天下,其中有名的不下十家,聚集了天下鸿儒,所以除了官办州县的大小学外,这些私家义学便是天下人家最向往的学堂。
阮家四毛五毛读的还是楚家私塾,只有三毛能够得此殊荣,淳风书院的待遇也是一流的,食宿都是免费的,也使得阮家和花家省了不少钱力,他们家也一下子在祈祥坊出了小名,说起这俩个小子,那是有说不尽的话题,当年阮家三毛他那些英雄事迹那可又是被添油加醋的编排了一通了。
祈祥坊里老老少少对阮家大儿子和花寡妇的儿子现在是满口好话,大宋朝读书人地位最高,俩小子现在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女婿人选,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不少风流债了,唯独在阮宝儿这里,俩个人也算是从小一块认识到大太熟悉彼此,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他们充满敬佩。
不过这家里头读书的人多了,也就需要个更好的经济条件和住宿条件了,而且,生活总是要往前看的,没有人喜欢日子不好,所以,英娘这些日子就寻思着要不要扩展一下家里头的店面规模和住宿规模。
家里头除了三毛现在有地方提供食宿外,余下的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都得在家里头住着,小时候还可以挤挤,这日子一天天过人一天天大了,也得考虑各自有个房间什么的,尤其是宝儿,总不能老是和家里俩大人挤着住,好歹是个闺女需要个闺房不是?
二牛婶给带了了一个消息,她熟识的一个牙人手里有一户人家要搬离临安回老家养老,急着脱手手头的房产,地址在大街东一带左二厢所管地带教睦坊里,沿街一排三间的屋子,到底三进的独立院落,还有个天井和小院子,相当的怡人。
二牛婶知道英娘想要换一个地方开更大的店面,自个也想着要置办个大一些的地方住,所以一直托着牙人给留意着,这下子有了地方,她寻思着对自己来说有些花销太大供不起,就来问问英娘有没有心思。
英娘和二牛婶一块和牙人去了那户人家看了房子,里外布置和位置都非常理想,唯独就是价格高了些有些超过预算了。
到底是御街的附近巷坊,四周都是些高门大户,这是临安中心一带,最重要的是,大瓦子就在这一带,人气旺,自然地价要贵一些,这里一旦真买下了倒不必在乎日后的生意,都是肯花钱的主住在附近,牙人和主人家都这个意思,英娘也知道在理,不过一下子要她拿出千贯的钱两相当于一百三十两左右的银子确实是笔不小的费用。
思来想去的犹豫着,到家里头和自个婆婆算计商量了半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