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页)
像。一般说来,如来立像通常是右肩着衣,而唐招提寺的这尊佛像却裸露着右肩。
另外,衣服沿两脚之间呈Y字形下垂的衣纹,以及眉、眼、鼻、口向着脸部中央较为集中的相貌特征,还有富于重量感的腰部,等等,都是在同时期的日本佛像上看不到的特征。不仅在日本,即使在中国也不多见,但这些特征却常见于西域壁画及板绘。
唐招提寺的这尊据推测是药师如来的立像,显示着一种经由唐代与西域相连接的要素。透过这尊佛像,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求法僧鉴真身后西域的影子。
鉴真第二次东渡以失败告终。这次东渡的团队规模较大,随行者中,有大量专攻玉石、绘画、雕刻、石碑、刺绣等工艺的匠人。加上僧侣,总共一百五十八人。可是等到了第六次东渡终告成功的时候,人数规模已大大减少,随行者包括扬州白塔寺僧法进等,一共才二十四人。
假如第二次东渡计划得以成功,一定会给日本的美术史带来相当的影响。第六次东渡时,同行人员中已没有画工之类的匠人了。纵然如此,随鉴真东渡日本的都是佛门中人,他们应当可以胜任佛教美术的顾问。东渡的人数之所以减少,恐怕是由于经费不足。可以想见,关于佛像、佛具,也改为以指导当地人制作为主的方针。
随同鉴真的二十四人中,有三位特别成员:
胡国人 如 宝
昆仑国人 军法力
瞻波国人 善 听
很显然,这三名是非汉族成员,他们的人数相当于全体的八分之一。
瞻波是位于现在越南南部一带的古国,或写作“瞻婆”、“占城”等,唐代以前被称为林邑。
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在此地设象郡,下置林邑县。中国秦代以来设有郡县制度,县置于郡之下。
汉时在越南设日南郡,下置象林县。东汉末期,这一带建立了独立政权。如前所述,中国的“县”是下设单位。从“悬”字的字义可知,“县”也可表示悬挂于某物之下的含义,即表示附属于郡、州、府等行政单位之下。当地独立时,不宜再用县名,于是改称象林邑国,或略称为林邑国。
越南北部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南部林邑自2世纪末独立之后,多受印度文化影响。来自印度的不只是文化,更有大量印度人迁入该地。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第十卷中,有一段关于瞻波国的记述,但并不是指越南南部的林邑国之后的那个瞻波。瞻波显然是印度一带的国名,位置在现在印度比哈尔邦帕格尔布尔市一带,位置靠近孟加拉国。据记载,瞻波国民风淳朴,国民信仰小乘佛教,也杂居着异道之人。
五 唐招提寺的西域气息(3)
后来东印度的瞻波国人大量迁居至越南南部,从此人们就用同样的名称来称呼这里。
唐朝以前,这里的国名还是中国式的林邑,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印度式的瞻波。印度移民人数众多,他们文化影响力逐渐渗透当地。
虽说不知从何时起,但在中国,出于惯性,人们还是长期沿用“林邑”这个国名。大约在757年该国发生政变后,国名改为“环王国”。有人认为中国用“瞻波”或“瞻婆”来称呼这个国家是在唐代元和年间,即9世纪之后,然而这不过是从中国的角度所见的国号变迁。对于瞻波而言,很早以前就一直使用着“Campa(瞻波、瞻婆)”这个称呼。
撰写于日本宝龟十年(779)的汉文文献《唐大和上东征传》,从时间上看,应该使用“林邑”或“环王国”的称呼。
早于鉴真十数年前,有一位名叫佛哲的音乐家,乘坐遣唐使的船与婆罗门僧正一同来到日本。据文献记载,佛哲是林邑人,文中并未使用“瞻波”这个的地名。据说佛哲是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