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5 页)
的其他政党都转而支持塔迪奇,所以塔迪奇在第二轮选举中得以战胜尼科利奇而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这样,持续一年多的总统选举危机终告结束。这反映出塞尔维亚多党政治体制和选举制度的不成熟,*化的道路曲折漫长。而且,西方国家也认为,2001年以米洛舍维奇为领导的塞尔维亚社会党丧失执政地位以来,塞尔维亚的政治*化仍然滞后,没有同西方全面“合作”。
2007年成立新政府
2006年5月21日黑山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共同体正式解体,塞尔维亚于同年6月6日正式宣布为独立主权国家。它继承了前南斯拉夫联邦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承担了前南斯拉夫联邦在国际上的义务。
2007年1月2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举行了前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以后的第七届议会选举。这次共有20个政党参加竞选,其中6个为少数民族政党,选民参选率为60�56%。1月25日,共和国选举委员会公布了选举结果:塞尔维亚激进党得票率为28�59%,在议会占81席;*党得票率为22�71%,占64席;塞尔维亚*党和新塞尔维亚联盟得票率为16�55%,占47席;“G17”集团(又称“名人党”)得票率为6�82%,占19席;塞尔维亚社会党得票率为5�64%,占16席;自由*党、塞尔维亚公民联盟、社会*同盟和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者同盟的多党大联盟得票率为5�33%,占15个席位。此外,塞尔维亚少数民族政党都按比例在议会中拥有自己的席位。
塞尔维亚激进党尽管得票最多,但因票数未过半,不能单独组阁。而且,该党前领导人舍舍利正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牢里服刑,其他党派不愿与它联合执政。5月15日,塞尔维亚议会在经过90天的讨论后,最终通过了由*党、塞尔维亚*党和“G17”集团三党联合组阁方案,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党领袖塔迪奇仍任总统,塞尔维亚*党领导人科什图尼察继续担任总理职务。美国、欧盟和塞尔维亚邻国纷纷祝贺“*的、亲欧洲的改革派政府”的诞生,认为塞尔维亚为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届新政府的产生是美国和欧盟施加压力的结果,它的组成完全符合西方大国的愿望和要求。对此,欧盟立即向塞尔维亚政府抛出胡萝卜和大棒,称只要塞尔维亚在科索沃问题上作出“明智让步”,并同海牙国际法庭“积极合作”,欧盟将向它敞开大门。与此同时,海牙国际法庭就1995年的波黑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为塞尔维亚洗脱了“种族灭绝”罪名。欧盟许诺2007年同塞尔维亚签订《稳定与联系协议》,塞尔维亚2008年可成为入盟候选国,2011年可望加入欧盟。显然,这是一种廉价的承诺和一支美丽的橄榄枝。
塔迪奇总统就新政府成立和塞尔维亚的内外政策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塞尔维亚反对科索沃独立,积极参加欧洲一体化的原则立场。他指出,新政府面临四大任务: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完成同海牙国际法庭的合作和争取更快的发展经济。
塞尔维亚共和国(3)
科什图尼察总理在谈到新政府今后4年的施政纲领时指出:在对外政策方面,塞尔维亚将捍卫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主权,解决科索沃问题的任何方案不得损害国家的领土完整;优先发展同前南斯拉夫联邦各共和国的关系,继续加强同俄罗斯、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最后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国。在对内政策方面,新政府将努力建立有效的司法制度,反对*,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组国营企业,鼓励就业,节约行政开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吸引外资,加强同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过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