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页)
中越開戰以後,蘇聯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戰前,美國國務院的一位專家說:中國集結的軍隊,超過了它只是為顯示一下力量所需要的實力,中國攻越很可能引起河內在莫斯科的保護人的報復,莫斯科在中國邊境沿線駐有44個師,雖然中國有幾百枚核彈頭和飛彈,但它的武裝部隊裝備太差,儘管數量龐大,還是無法阻止俄國人的入侵。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也發表一篇名為《蘇在中國邊境上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專文指出:蘇向中國進攻最有吸引力的路線是西北部的準噶爾盆地,但也是最沒有好處的進攻路線,沒什麼工業目標和政治目標,而滿洲是一個始終吸引著蘇聯入侵的地區。
自衛反擊戰發生前,我當局對蘇聯有什麼樣的反應也做過充分的分析與預測:
第一:口頭上發表一些無關大局的聲明;
第二:像模像樣地做出一種支援越南的態勢,恐嚇中國使之不敢放膽攻越;
第三:也可能會採取一些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對我國進行局部入侵,起到牽制中國軍力的作用。
第四:徹底地與我國決裂,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與越南南北對應進攻中國,讓我國腹背受敵,無法完成懲罰越南的行動。
縱觀以上四點,前三種可能性比較大,第四點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為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必定會引起世界各國的聲討,甚至有可能引起美國採取軍事措施來抵制,到那時一場局部地區的戰爭有可能升級為世界大戰,蘇聯也可能會自身難保,這一條是蘇聯最不願意看到的。
由此,中共中央確定的方針是:
一,根據事態發展,以事實為依據來充分揭露蘇聯的狼子野心,據理駁斥蘇聯的各種言論;
二,如果說蘇聯膽敢採取入侵行為一定要堅決頂住,雖然軍事力量方面有所差距,但決不能退縮示弱;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從最壞的可能設想,做好充分準備。在此期間,考慮到中蘇邊境線較長,為防不測,東北、華北、西北&ldo;三北&rdo;邊防部隊均進入最高等級的戰備狀態,嚴防有可能發生的蘇聯軍隊入侵。
後來的事態表明,中國當局對當時世界局勢的考慮是對的,自古道:&ldo;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do;。雖然蘇聯在邊境屯積重兵對我國施加壓力,但出於對其世界霸權主義的戰略考慮,懾服於國際輿論的中立導向,沒有採取武力入侵中國的行動。
2月18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說&ldo;蘇聯將履行根據蘇聯和越南友好合作條約所承擔的義務。&rdo;但莫斯科的反應到18日晨為止,只限於在沿中國邊界地區增加偵察飛行的次數和增加了在南海靠近越南海岸的間諜船的數量。2月24日,兩架蘇聯運輸機抵達河內機場,卸下首批蘇制軍援。西方分析家注意到:蘇聯對越南的援助,規模和速度均遠不及它對安哥拉和衣索比亞的緊急空運。
縱觀國際輿論,大部分國家對我國的軍事行動採取了中立態度:
2月18日,華盛頓。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在亞洲共產黨國家之間的鬥爭中,我們不偏袒任何一方。美國國務卿萬斯會晤中國駐美大使柴澤民,要求中國撤軍。美國政府發言人說:我們正在勸告中國、越南和蘇聯保持冷靜。美國國務院同時否認蘇聯指控的卡特總統事先對鄧小平副總理表示贊成中國進攻越南。
2月22日,新華社匯總了各國對我自衛還擊的態度:
第一,譴責我國,支持越南,要求我國撤軍、停火的國家有:蘇聯、古巴、捷克、保加利亞、東德、匈牙利、波蘭、蒙古、阿富汗、衣索比亞、莫三比克、阿爾巴尼亞、安哥拉和柬埔寨親越的韓桑林政權。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