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页)
在烽火劇社
1939年1月,長華告別了家鄉,和一群進步青年奔向解放區。最早是在安吳堡西北青年幹部訓練班學習。在此期間,為了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解放區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長華在&ldo;青訓班&rdo;年齡最小,由於從小吃苦,干起活來卻又快又好。著實讓那些從上海、廣州、天津、北平和海外來的大哥哥、大姐姐讚嘆不已,被全連同學一致推選為&ldo;勞動英雄&rdo;。
1939年6月上旬,中央決定從抗大、陝北公學、安吳堡&ldo;青訓班&rdo;抽出部分人員到延安組建華北聯合大學,準備開到敵人後方去。長華和戰友們一起來到革命聖地 延安,被分到八路軍留守兵團的烽火劇社。
烽火劇社正式命名是1937年10月,他的前身是紅軍大學三科。成員是一、二、四方面軍和紅15軍在&ldo;紅大&rdo;學習的劇社同志組成的,在延安很有名氣。初到劇社,長華整日裡混混沌沌,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他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的兒子,論文化,只是斷斷續續讀過幾年小學。論長相沒長相,由於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個子矮小。一副吃糠咽菜撐大了的肚皮,握慣钁頭鐮刀粗笨遲鈍的手。照現在的選材標準,他的確缺乏從事藝術的條件。然而,就是這麼一副憨相,卻鬼使神差的被留在了劇社。剛開始,劇社領導認為他年輕,屬可塑之材,將他分到舞蹈隊跑龍套。但他實在太笨,手腳就像不長在自己身上似的,根本不聽使喚。別人一個小時學會的動作,他得兩三個小時才能學會,還經常跟不上節拍,總被大夥譏笑。他沒事經常到樂隊看練習,音樂隊長朱仲義以為他喜歡音樂,便動員他學習樂器,還發給一把二胡讓他學。他起早貪黑地拉了半個月,把同志們折磨得痛苦不堪,說他在&ldo;殺雞&rdo;、&ldo;推碾子&rdo;!手指頭還沒有別人腳指頭好使。後來領導讓他學吹笛子,吹了半天,因為握慣钁頭把子的手指頭實在不靈而告失敗。領導不死心,又讓他學口琴,認為用嘴不用手或許好辦些。可他那張嘴並不比手指頭好多少,領導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最後又把他打發回了舞蹈隊。
在烽火劇社,長華管過道具,燒過炭,趕過豬,看過倉庫。由於年紀太小,他和所有未成年的孩子一樣,貪玩,經常小小不言地犯點錯誤,挨批評後也哭鼻子,還尿炕,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個功課就是到窯頂上曬被子。但是在這革命大家庭里,他是無憂無慮的,他任勞任怨地去做好領導交辦的每一件工作。
第一次上台演戲的經歷,讓長華終生難忘。為了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抗日將士的罪行,團里趕寫了一個獨幕話劇,領導讓長華出演戲中的一個只有一句台詞的小報童。長華天生怯場,被領導和導演逼到絕路上,只好硬著頭皮上。排練的幾天裡,簡直是首尾難顧,他非常後悔接受這個任務。第一場正式演出,是在陝北公學院禮堂西側的露天舞台上,觀眾是黨校和中央機關人員。長華從側幕布向台下一看,媽呀!毛主席和留守兵團蕭勁光、莫文驊幾位首長都在前排坐著,嚇得他立刻篩糠,竟忘了上場,是同志們把他硬推上去的。面對台下黑壓壓的觀眾,長華腦子裡一片空白,整個人懵了。這時,他清清楚楚地聽到台下的毛主席用濃重的湘潭話說:&ldo;這個陝西娃娃忘台詞了!&rdo;
戲演完了,他羞得把自己裹在側幕條里不敢見人。同志們將他拉出來去見蕭、莫首長。蕭司令卻鼓勵他:第一次上台難免出錯,演多就好了。儘管日後同志們老用毛主席那句&ldo;這個陝西娃娃忘台詞了&rdo;來取笑他,他卻一點也不生氣,反而逐漸喜歡上了話劇這門藝術。在以後的藝術實踐中,他從一些並不起眼的小角色開始,在《九一八前後》他演個叫獅子神的小孩,在《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