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页)
累,不累!”周郑小萌一边拉着李东在沙发上坐下来,一边说,“我们坐一会,你陪我说说话。”
李东说:“好,如果不打搅的话,我就陪您聊会天。”
周郑小萌打开一只包,取出一盒速溶咖啡,为李东和自己各冲了一杯。二人一边喝咖啡,一边说话。
周郑小萌说:“李经理,您虽然年轻,但是很有工作能力和经验。冒昧地问一声,你今年多大啦?”
李东说:“二十五岁。”
周郑小萌又问:“几月生日?”
李东答着说:“五月。”
周郑小萌接着问:“五月几号?”
李东答道:“十五号。”
周郑小萌轻轻地拍着手,激动万分地说:“真巧,真巧,这可真巧了!”
李东问:“巧在哪里了?”
周郑小萌说:“我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你说巧不巧!”
李东惊异地说:“难怪我们一见面,我就觉得我们很有缘分。”
周郑小萌对李东说:“既然这样,我们今后彼此就不要客套了,就相互直呼其名吧!”
李东心想,你真以为你是多大官呀,而嘴上却说:“那我怎么好意思啊?你职务高,是公司的领导,你文化又高,是大专家。你的名字我哪敢喊呐!”
周郑小萌率真地说:“哎呀,人与人相处,只要真心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就行啦!我觉得我们很投缘,互相喊名字有什么敢不敢的!”
李东觉得周郑小萌的话说得很真诚,几乎是一步到底了,她确实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笑着点点头。
周郑小萌说:“李东,你给我讲一讲江南的故事。我从小就向往江南,它在我的心中充满了美丽的传奇色彩。没想到我现在到江南来工作啦!看样子,我的缘分就在江南呐!”
李东听了,打了一个寒噤。你的缘分可千万不要搅合了我的缘分呀。她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赶紧拿起杯子喝咖啡。
二人喝着咖啡,李东说:“其实我们也不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我们的家原来在江北农村,为了尽量靠近交通和信息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就把家和工厂一起迁移过来了。至今才十几年。”
“那也比我早多啦!”周郑小萌接过李东的话说,“我刚刚到此,才尝了一点点江南的风,还不知其味呢!你就随便说说吧。”
“那我就东扯葫芦,西扯瓢啦!”李东抿了一口咖啡,说:“江南太大了,故事也太多,从那里说起呢?我就先说说吃的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江南出大米,所以家家户户都吃大米饭,早点有油炸米饺子,很好吃,还有米面,类似昆明的过桥米线,只不过不是细的,是宽带式的,也是用老母鸡汤下的,稍放一点香葱,那味道真是世上少有。我们今天晚上吃的凉拌香椿头是重要的特色菜之一,不仅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鸡蛋。江南人有个很诗意的说法,把吃香椿头叫做吃春。竹笋有冬笋、春笋两大类,春节前后吃的叫冬笋,现在吃的叫春笋。竹笋可以炒,可以红烧,可以打汤,吃法很多。还有芦蒿,芦蒿的嫩茎干可以清炒,可以炒豆腐干,可以炒肉。江南的山河或是溪水里,有一种鱼叫做黄鲴子,大的也不到半两重,肉乎乎的,刺很少,味道鲜美,我一顿就吃过十五条。我们当地有一种烧饼特别好吃,它不是江南所有的地方都有,仅仅是我们桃花江市的后山区的小镇上才有,这种烧饼比茶杯盖还小一些,不到半公分厚,是用小麦面、玉米面、黄豆面三合一做成的,金黄的颜色上撒着稀稀落落的黑芝麻,烤得又酥,又香,可以保存一个多月。这是全世界的烧饼都不能比的,比什么比萨饼、印度甩饼强八百倍。”
周郑小萌一边听着,一边想,这李东还真有学问,这么随随便便地就说出了江南一大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