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页)
揚光大&rdo;也與水的迫切渴求有關。
讓我們把視線從後古典期轉向在它之前更為重要的年代。在那個瑪雅文明的黃金歲月(古
典期,公元3世紀至9世紀),瑪雅先民生活的環境又是另一種面貌。那裡不愁旱,只怕澇。
在這片低地種植玉米,瑪雅人要解決排澇問題。當然,他們可以選擇山坡開墾梯田,以
保證主食玉米這種旱地作物所要求的土壤條件。他們確實這樣做了,直到今天在瑪雅地區仍
能見到,但這種山坡地都不大。根據學者們研究,該地區地力不足,一塊土地種植幾年就必
須休耕廢棄。這樣一來,人們所需的耕地總量就要乘上好幾倍,以供休耕輪作。
要養活日益增多的人口,這種辦法肯定捉襟見肘。而瑪雅文明如此輝煌,特別是遺存的
如此眾多的大型石建築,必然要有成比例的人口數量才能自圓其說。古典期瑪雅人口,大約
達到二三百萬。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正顯出文化創造的智慧。
1980年6月2日,美國衛星探測系統透過茂密的叢林發現了縱橫交錯,規模宏大的
溝渠網絡。這不是幻覺!為了證實圖片上的&ldo;網絡&rdo;,一批大學教師親往考察。他們或步行
或乘獨木舟,進入現今的瓜地馬拉國和貝里斯(英屬宏都拉斯)境內的低地熱帶雨林。他們
親眼目睹了奇觀,原來這&ldo;網絡&rdo;是瑪雅先民的排水溝渠網,它們平均寬度1至3米,深半
米。溝渠是用石鋤刨挖而成,用於排水,這顯然是瑪雅人對付沼澤地的淹澇,開闢旱地的對
策。經科學方法測算,證明這些溝渠確係瑪雅古典時期所為。這也就解了公元3世紀至9世
紀瑪雅人在這片低地的生計問題。
現存遺址中有一種人稱&ldo;高地&rdo;的花畦,它就是瑪雅人針對大雨淹澇而開闢的;無
論雨水是否過多,它都可照樣耕種玉米。瑪雅人的鄰居阿茲台克人,在文化上是瑪雅人的模
仿者。他們一種叫作&ldo;水中田畦&rdo;(chapas)的人工地塊,製作方法是先用樹枝蘆葦編成
排筏,用淤泥並摻上其他泥土,敷在筏上。然後種植菜蔬花卉。排筏放彎水域中,通常若干
排筏相連,用木樁插入水底來固定。再有填湖泊水窪修造的小塊土地也叫&ldo;水中田畦&rdo;阿茲
台克人的這些做法,是否也有瑪雅人的淵源呢?
無論怎樣說,自然環境迫使瑪雅先民採取了一些文化的策略。倘若沒有進行大規模關乎
生計的工程(排澇渠網系統)的客觀需要,那麼恐怕也不會有瑪雅社會組織體系的進步。由
這種集體勞動的組織管理中積累的經驗,促成了瑪雅古代社會進行宏大的文明創造的氣魄和
能力。
有個別學者陷入概念的圈套,把一種合理的理論演繹錯了方向。他們認為既然地球上大
多數農業文明都興起於大河流域(埃及尼羅河、印度恆河、中國黃河、中東兩河流域),並
且由大規模灌溉系統的建設促進了高度組織化的官僚管理體系,那麼,為什麼瑪雅文明會出
現在不該出現的低地熱帶叢林呢,那裡並不需要灌溉呀?
其實,這些學者把到手的真理又輕易地扔開了。低地瑪雅人不需引水澆灌,
但他們卻需要排水排澇。大型水利工程對他們來說,同樣不可缺少。這不正是他們的社
會文明的絕好契機麼?
進一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