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5 页)
“史密斯先生,我是法国电视四台,电影体育频道的记者,能邀请您能参加我们的访谈节目吗?”
当住在青年旅馆,因为兴奋而整夜没睡的张东城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揉着朦胧的睡眼跑去开门后,却惊恐地发现门口挤着几十位记者,手里拿着长枪短炮,对着自己一阵猛拍!
“哦,天啊,你们要采访我,总让要我洗个脸,修整下形像吧。”张东城无奈地说着,却挡不住这些抢新闻如同打仗一般的记者,被他们毫不客气地冲了进来。
“嘿,我说各位,我是史密斯张大导演的经纪人!有什么事先和我说!”阿达曼穿着一条裤叉便跳了出来,声音大的让记者们都自觉地闭上了嘴。
“我去洗漱一下,你先帮我招呼他们,另外,我想接受英国媒体的报道,毕竟我们现在还离不开英国。”张东城急急忙忙地在阿达曼耳边轻声说道,然后连蹦带跳地躲进洗手间,匆匆忙忙地洗了个澡。
等他一切搞定,神轻气爽地走了出来,张东城发现大部份记者们都不见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位记者坐在阿达曼面前,说笑着。
“哈哈,我的史密斯大导演,你现在这型像可是不错!”阿达曼对收拾好自己,再没有刚才睡眼朦胧衣服凌乱的张东城笑道。
“嘿嘿,还行吧。”张东城打了个哈哈,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史密斯先生,我们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叫丹尼斯,这是我的同事,巴奈特。”一位年纪看上去三十四五岁的记者接过话头,礼貌地向张东城微笑示意。
张东城也友好地向两位记者点头致意,同时对阿达曼的安排赞赏不已。
很快便安静地打发走了其它媒体,同时接下英国算是极具影响力,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
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泰晤士报的专访。
这阿达曼没想到还真是个当经纪人的料。
在英国,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泰晤士报一直都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
“谢谢您,能够得到泰晤士报的专访是每个电影人的梦想!很高兴我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张东城笑了,给丹尼斯的报纸也戴上一顶高帽。
花花轿子人抬人,张东城深知这一点。
“哈哈,那么我们便开始吧?好吗?”丹尼斯和巴奈特明显很受用,脸上也露出笑容,态度上更是友好了不少。
张东城抖擞精神,点头同意,开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专访。
“请问史密斯先生,在这次电影节上大获成功,无数人为之疯狂的《调音师》,是您在什么情况下想到的呢?”丹尼斯很快正色道,而他的同事巴奈特没有说话,只是拿着录音器材对准张东城,全神惯注。
“哦,那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我试图找到藏在面具下真实的自己。在英国,我需要假装懦弱,面对挑衅要忍气吞声,我有些忘了我自己原来的样子,我害怕这样到死。所以,我在一次弹琴时,想到了这个故事。”张东城早有准备,侃侃而谈。
“《调音师》如您所说,是一个沉醉于隐藏自己本性,却得不到最后答案的电影。那么这是不是说,您的电影结局,是调音师已经死了?”丹尼斯敏锐地理解到张东城背后的话,问道。
“这不一定,因为命运在每个人的手上,或许某一个念头,便定好了最后的结局。我希望电影带给人们思考,给他们简单观赏电影之后一些还能够回味,还能够咀嚼的东西。”张东城耸耸肩,他才不会傻呼呼地揭晓答案,开放式的结局才是最好的。
“能详细说说您这部电影的拍摄,以及你的想法吗?”
“《调音师》的情节由一系列插入闪回的镜头所组成。电影以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