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品:亲爱的死鬼
作者:王小山
内容简介:
那天,报社副总编很严肃地告诉我:“今天有四个人打电话,说对王小山的文章忍无可忍了,要是还登他的文章,他们就不再看《京华时报》的坐家版了。”问题相当严重,坐家版每天有五个不同作者的五篇文章,看报不像看电视,愣塞个卫生巾痔疮栓的广告你想躲都没法躲,不喜欢王小山,你可以不看他,去看别的啊,至于连整个版上其他宣传好人好事歌颂太平盛世的精神食粮都要一起扔掉吗?
作者简介:
王小山,男,一九九零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为《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京华时报》等数十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有杂文集《大话明星》、《这个杀手不太冷》两种。
正文
走上神坛的王小山
首先解释一下,“神坛”的“神”,跟“神经病”的“神”同义。当“作家”、“诗人”等曾经NB一时的称号纷纷还原成跟“SB”一样的损人词语时,“神经病”一词也恢复了它应有的褒义色彩——试想,古今中外多少能名垂青史的天才型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们,哪一个不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神经病”临床症状?没有神经兮兮的天才英雄,哪来神经兮兮的 几千年“文明社会”?
从《大话明星》到《玩弄名著》,我亲眼看着王小山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茁壮成长为“神”的。同样是专栏,《大话明星》时期的王小山,充其量是一个劈开双腿站在大街上逮谁骂谁并大叫“看谁敢惹我”遇到一个比他NB的人物便搂着人家肩膀说“看谁敢惹咱俩”的正常人,骂人词库直接来自“黑心杀手”时期的网络胎教,痛快则痛快矣,底气总是不足,难怪当时网上有一批人不服气,“这样骂人也能赚钱,谁不会啊!”
但《玩弄名著》一出,我不知还有谁敢发出这样的挑战。
对古典名著的解构,当然不是始自王氏小山。百晓生老师在本书序中提到的民间口头文学和王小山本人提到的鲁迅的《故事新编》暂且不说,当代意义上的解构,早在“文革”时期对孔老二、宋江、白骨精等“人”的批判时,便已埋下了“革命的火种”。但那个时候,出于政治需要的解构,还是拥有政权和“文权”者的游戏;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互联网上中文BBS日趋成熟的时候,解构名著几乎成了当时网络文学的主流,在功利缺席的前提下,网络写手们尽情地享受着解构、甚至猥亵名著所带来的快感。高高在上的“古典名著”像巴格达那尊不可一世的“神像”一样被无情地拉下,随便一个小孩,都可以拿着一块碎片向人炫耀。
这是饱受压抑之后平民的狂欢。
谁都知道“不破不立”的道理,但破旧易立新难,对古典名著的“破四旧”,随便一个红卫兵式的网络写手都能做到,经典被毁后的断垣残璧,由谁来重建?
这话现在谁也无法回答。但是,在立新之前,破旧应该有一个哪怕是阶段性的休战期,以便给重建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我有理由相信,王小山将是解构名著的“魔鬼终结者”——因为没有人解构得像他这么彻底。
以前的解构作品,成功的如《悟空传》等,都将“四大名蛋”一个一个地打破,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做成荷包蛋、蛋花汤、西红柿炒蛋等。王氏并不喜欢一个蛋一个蛋地扯,而是一下便把四个蛋全打了,倒在一碗里,再把他家里厨房能找到的所有配料都放进去,搅糊了,再分开来,煎、炒、煮……最后整出一桌五彩缤纷的全蛋席。所以,吕布死后五百年出世为白龙马、林黛玉是林冲的女儿、唐僧是关羽的秘书、秦琼在麦城救了关公、武大郎是贾府的邻居……而这一切的背后,一脸坏笑的王小山想表达的,还是他对貌似崇高的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