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将它们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像个〃井〃字,分封给奴隶主贵族。但是,到了商鞅的时代,封建经济已经萌芽,农民阶级出现。若仍沿袭以前的土地制度,农民兄弟种地的积极性将受到重挫。他们可是那一时期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国家能不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权益吗?然而不是人人都能想到对策,好在商鞅聪明。他通过国家政治和法令手段,废除了井田制度,允许农民开荒,并且自由买卖土地。总之一切都是方便大众挣取口粮。吃饱了也好打仗。
另外一方面,商鞅心中也有一个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他驱逐了商人,知识分子,留下了农民和战士。他重农抑商,用当今的眼光来看,当然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还有哪个政治家会把农民高举过商人头上?除非他傻了。但是,我们看待历史,就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商鞅那么做,有他的道理,而且很对头。当时国家的土地资源那么丰富,尚有许多未开垦的荒地。国人要是不以农业为本,而跑去做什么生意。如此本末倒置,想必不久秦国也要头脚颠倒,呜呼颓矣。
〃众农抑商〃固然可以固本,但是所谓〃物极必反〃,商鞅把事物做过头了。有些人天生和黄土没情分,做不了农民,当个商人倒是很成功。可是商鞅硬是要将这些人的家产没收了去,并且把他们全部下放到农田里去干活。若有反抗者,便将其处死,或者使用残酷的肉刑——切断其肢体或者割裂其肌肤。这在夏商周的时候就成为了国家常用的刑法,相沿到汉初还没有改变。那些反文明的人,看到这里,还是好好想想文明带给大家的好处吧。
商鞅之所以这么残酷,其实与他的思想观是分不开的。他觉得古代的人都纯朴敦厚,但是与他同时代的人却都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对待现在的人,他是一点客气都不讲的为此他还发明了多种摧残人类的方法,比如说连坐法。家中一人犯罪,十人连坐受到株连。后来更是发展到了全家连坐。
再比如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原来历史上第一个干这件缺德事的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商鞅,之间相隔有一百多年。商鞅那时侯就是不喜欢别人说他。反对也好,赞成也好,他都要把人家赶走。《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了一件事,说:新法已经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终于尝到了甜头。由于国家时时处于严打之中,秦国人都道不拾遗,山贼们更是混不下去了。各个地区的治安都相当安定。于是,有一行人便想给商鞅写一封表扬信。谁知道这商鞅竟然十分反感这些人。觉得他们和当初指责新法不便的人一样,扰乱了教化,便把那一行人发配到了边疆。如今他烧书,同样是不能接受与他相左的言论。
所以,对商鞅的评价,历来都有毁誉参半。有人褒扬,有人谩骂。
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商鞅把秦国捣腾得确实像模像样的。秦孝公很欢喜,又给他升了一职,官位大良造。这在当时可是国内的最高官职,而且还掌握着军政大权。这次,秦国想攻打魏国,便指望商鞅帮忙。商鞅不是很会打仗的人,他只是使了一点卑劣的手腕,将公子卬诱杀,从而夺下敌军。
原来,他曾在魏国谋事的时候,官位虽然不高,但是还认识那么几个人。公叔座死前,又把他的人气炒了一炒。那原本不知道他是个人才的,想必也要知道了。魏国的公子卬跟他就有些私交。如今,两个熟人针锋相对,公子卬是不好意思,而商鞅却算尽心机。他骗公子卬撤兵,然后用事先埋伏下的军队去袭击他们,结果彻底打败了魏军。梁惠王知道以后,那叫一个后悔。
第三部分 第73节:商鞅:自食其果的魔术师(6)
经过这件事,秦孝公又给商鞅加官进爵。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做商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商鞅害死了许多人,也得罪了许多人。这为他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