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从秦始皇陵到先秦历史(八)(第1/1 页)
【没错,这么个谎言,赵王是真的信了。
蔺相如劝他,赵王不听。
赵括的亲妈劝他,赵王还是不听。
最后赵括就这么上任了,赵括是谁呢,他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奢曾大破秦军,而赵括虽然年轻没上过战场,但是他兵书读得很好,很会谋兵布阵,和他父亲赵奢切磋时都能赢。
这么一听他应该是很厉害才对,但不是这样的,战场本就瞬息万变,不是说理论精通就能行的
与此同时,秦国这边也换了人,那就是白起。
咱小米为了让赵括感受到秦军的热情,下了命令让人不能把白起的行踪泄露出去。
于是赵括就这样和白起碰面了。
白起选择一队人马佯装败退引赵括追击,一队人马包抄后方断了赵军退路,最后一队将赵军一分为二,使其陷入了秦军的包围。
好在赵括不是真傻,意识到自己中计以后,当机立断放弃了突围,选择了就地建造防御工程,这一策略不仅及时而且十分有效。
可惜的是,即使赵括已经做了补救,可没有赵国的救援,他们也只能被困死在这里。
而秦昭襄王则亲自到了河内郡,加封河内郡百姓爵位一级,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到长平战场上去,拦截各国的援军和补给。
这么大的手笔的砸下去,河内郡百姓的后勤做得相当到位。
赵括等不来赵国的救援,又看不到秦军自乱阵脚的希望,只能尝试自行突围,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多次突围失败后,赵括带着精锐队伍,决定殊死一搏,可惜还是失败了,他最后死于秦军射杀。
赵括作为主帅,在他死后军队群龙无首,只能投降,许是之前没有投降还会死的例子吧,所以他们从来没想过,投降不代表一定能活下来。】
“赵国这一仗真是可惜了”
“四十万人就这么死了”
“据说是这四十万人里有二十万的平民呢”
“那就更造孽了”
“但凡是四万人他们都能活下来”
【是的,这四十万的人几乎就是必死的命运。
这四十万人个壮劳力,在那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对秦国又意味着什么?
把这些人放走,他们还会继续作为秦军的敌人出现在战场上。
不放走,四十万人每天要吃的粮食哪里来?又怎么安置?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口和国土面积。
秦国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小,这些人带回去,万一在秦国的本土来了场叛乱怎么办?若是泄露了军机怎么办?若是和故国勾勾搭搭里应外合怎么办?
这四十万人真带回来,小米晚上睡觉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这四十万人是注定活不下来的,区别只是谁动手而已
咱小米是肯定不能动手的,秦本就被人叫蛮夷,一般的人才都不愿意过来,他要是真的亲自下令坑杀这四十万人,别说他这个国君,秦国的名声也不用要了。】
“懂懂懂,武安君懂事”
“一个将军外号人屠,这人有能力。一国之主外号人屠,这国我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就是这些人可惜了”
“战争嘛,都是这样子的”
“感谢国家,也感谢我妈把我生在华夏”
“感谢国家”
……
看着那飞快划过的文字,战乱年间的老百姓止不住地落泪,这天下什么时候能安定呢?他们又什么时候能好好的活得像个人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