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页)
回想起自己作為南僑機工的第二代所走過的路,與別的南僑機工第二代相比,我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父親從抗戰開始,到抗美援朝結束,15年的戰爭生涯將他人生最寶貴的成家立業時間,推移到了他的後半生。當我出生的時候,父親已是50歲,我是父親唯一的兒子。小的時候,父親帶著我上街,人們總以為父親是我的爺爺!這是整整相隔了兩代人的父子關係,一個特殊的家庭。
一個被戰爭耽誤而遲來的幸運兒,造成我和別的南僑機工第二代人最大的差異,就是幸運地趕上了改革開放的班車,得到國家的培養:我有機會上學深造,接受了高等教育。
許多留在國內的南僑機工,他們的第二代,大多比我年齡大十幾甚至二十幾歲。他們經過戰亂、中國歷史上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又散落在中國西南邊陲經濟和文化較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屈指可數。依靠南僑機工們一點微薄的工資,在五六十年代維持生存,的確不容易。如今為人父母的第二代,又遇到了知識創業、知識改變命運的資訊時代,市場經濟的社會激烈競爭,使這一批文化水平較低的弱勢群體,又面臨著新一輪的下崗衝擊,這是不幸的一代人。但第二代人,應勇敢面對機會和挑戰,不怨天、不怨命,樹立自信心,靠自己的雙手,弘揚父輩在南洋的艱苦創業精神。只要發奮圖強,艱苦奮鬥,投入到社會的競爭中,通過認真紮實努力工作,不管在哪個行業,都一定能夠打開一片新天地。
南僑機工精神要發揚光大,要把父輩們的故事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就必須後繼有人。這種人,不是一般的普通體力勞動者,而是要有文化素質、有一定社會活動能力和號召力的人,並且要對自己先輩們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為國所做的偉大壯舉,有充分的理解和深深的感情。當然,要造就出這樣的後代,其關鍵還是在於,南僑機工的第三、第四代人,能否接受很好的教育,能否成為知識型人才。
南僑機工多少往事可以追憶(22)
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每一個家庭必須樹立教育為本的觀念,以寧可少吃一塊肉、少買一件新衣裳也要供孩子們上學讀書的精神,調動一切經濟力量。堅持10年或許20年,南僑機工的第三、第四代,一定會出現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在為國家出力的同時,家庭經濟也會走向富裕。就像我們的父輩們,當年漂洋過海受盡各種艱難險阻,但終究因為在南洋掌握了汽車的專業技術,60多年前他們這一支隊伍,就是國家的力量,祖國最需要的人。世界上任何一個發達的國家,比如我們先輩曾經奮鬥過的新加坡,都非常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我們只有這樣,才能在世界的各個領域中占有自己的優勢,在經濟和科技上追上強國,最終才不會再遭侵略。日本在&ldo;二戰&rdo;後,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國家培養的大學生一般不會去當兵、走上戰場,而是留下來作為國家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在戰爭後建設和發展國家。這是對人才的愛護,它決定著國家的命運。
南僑機工雲南聯誼會從1986年成立至今,走過了20年的歷程,做了大量的聯誼工作,包括與海外的聯繫、與政府的溝通。它關心和照顧老機工,永遠是南僑機工的大本營,一個溫暖的家。我在短短兩次接觸聯誼會成員的過程中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工作,都與我們的第二代徐宏基、陳達婭等人有關。他們受過了高等教育,對南僑機工的精神,會從歷史角度和理論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宣傳的深度就不一樣。今後,聯誼會還要利用宣傳先輩們愛國奉獻精神的機會,積極聯繫和調動海內外的力量,籌建教育扶貧基金會,幫助一些南僑機工後代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較好、而家庭十分貧困的學生,使其繼續完成學業。同時,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