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页)
每次去就会因为各种流言被取笑一番,这也让海兰察生出了赶紧逃离和亲王的念头,这种不正经的性子太可怕了,反正像海兰察这种外表质朴,内藏狡诈的人都受不了,这才有了请旨一事,乾隆也是看了海兰察被自己弟弟几番捉弄,才大笑出声,至于暗中监视亲弟弟之事,乾隆可没丝毫愧疚。
小剧场结束,镜头转回太后一行。
一路上旗帜飘扬,车萧萧尘土漫天,好在春天的天气很温暖,除了风尘大些,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紫薇和晴儿常常跑到太后的车驾里,陪太后聊天解闷,路过府州县城之时,也有不少百姓跪拜,可能是沿途官员都清理过了,倒没有出什么拦驾喊冤之事,一路上奢华宣扬,极是威严。
在紫薇这个有南巡记忆的人来说,太后出行可比她那个阿玛简单多了,路上也没有因为官员接待而停留,更不可能涉足娱乐场所,这样真的很愉快,就这样一直到五台山,五台山的众多寺庙的主持都带着僧侣在山脚候驾。
她们一行人到时,这些僧侣不能免俗的行礼迎接,太后早决定了去菩萨顶进香,宿在皇城,(皇城是康熙年间修建,为康熙赴五台山进香的居住场所,是御用之地,只有皇家人能居住,一直保持修缮。)紫薇自然是知道的,菩萨顶是一座和皇宫相似的建筑,寺内并非汉人传统的佛教,而是满蒙几族信奉的喇嘛教,康熙爷、她的皇阿玛都曾来参拜过。
这里更是传言中顺治爷出家的地方,好象还有青黄庙之之分,这个她就不太了解了,她身上一半是满人的血,一半是汉人的,更何况教养她的母亲是汉人,顾师傅虽然教了满蒙语言、文字,但她刻在骨子里的却是汉文化。
菩萨顶位在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神话中都留传着此处为文殊菩萨的道场,白话的意思就是文殊菩萨的居住之处,故又有真容院、大文殊寺等称呼,菩萨顶是太后等满人的说法,汉人们则不如此称呼。
那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建寺于北魏年间,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朝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后来有传言顺治爷出家,康熙爷又来此进香,自那以后就有顺治爷出家在此的传言,满蒙两族都喜来此处进奉。
据说康熙爷曾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后来雍正爷年间翰林院检讨郑禧联合五台县知县陆长华一起上疏了大喇嘛,称大喇嘛以来提督特权,和众僧侣横征暴敛,渔肉乡民,后被雍正爷治罪。
一个顺治爷的传言,一个妃子寺的流言,说起来紫薇更相信前一个,康熙爷是多么圣明的一个人,三十几个皇子,后宫雨露均沾,却一直严己律人,从无荒唐行为,怎么会有皇阿玛那样风流习性,要说封大提督是为了照顾顺治爷还差不多,不管怎么样?世事不足百年,沧苟以过,这里却变成了皇家专用的寺庙。
紫薇原本以为,来五台山斋戒是种苦日子,可能还要和僧侣们挤在寺内,后来太后说了居住在五台山的皇城,紫薇又以为那是夸张的说法,肯定跟个大宅差不多,可是入住之后,才知道她小看了皇家的权利,这里简直和皇宫一部分宫院模样差不多。
真当的起小城之说,园林景致无一不全,除了陪同太后进香,没日吃素斋,平日里跟宫里没什么差别,就这样紫薇也安心居住下来,离了皇宫那沉暮地方,紫薇也多了欢笑,每日一同陪伴太后,有时去园子逛逛,有时试着做素斋,但总没有大师傅们做的可口。
赶上太后高兴了,还会命太监、宫女护着她俩去近处山上各处赏玩景色,见识见识,也是如此两人才知道这里寺庙之多,超呼她们的想象,不过风景也不错就对了,不过二人不知道的是,她们游玩之时,暗中始终有护卫保护着。
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