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页)
後來,常敬齋不得不親自把兒子趕出了玉雕廠。促使常敬齋下決心的是,常石頭公然夥同他的狐朋狗友們深夜潛入玉雕廠,偷走了價值不菲的翡翠毛料,並在騰越城裡廉價賣了。忍無可忍的常敬齋,把常石頭吊在了常家大院的緬桂花樹上,用馬鞭抽打他,逼他認錯,但生性倔犟的常石頭,被打得皮開肉綻依舊不認錯。要不是管家出面來解圍,常敬齋還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收場。
兒子的不聽話,讓常敬齋更加孤獨了。孤獨的他,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常常工作到深夜。他只能在雕刻一件又一件的翡翠飾品中,去尋找一份創作的愉悅。很多時候,他累了倦了,索性不再進城去,一個人待在空空蕩蕩的常家大院裡,或者就拿些紙錢香燭,往和順古鎮後山去,一邊在母親的墳前燒紙錢燃香燭,一邊對著母親的墳頭說話。
直說得嗓子啞了,淚乾了,太陽也落山了才回家來。
常敬齋的石頭商行的生意越做越紅火。特別是在常敬齋的培養下,一批玉雕師成長了起來,細膩的雕工和煞費苦心的構思,使常敬齋的石頭商行出售的翡翠雕件跟其他商家有了很大的不同。
再加上常敬齋玉雕廠的翡翠原石都由帕敢的黃劍峰和王鶴亭供應,這又絕大地減少了成本。價廉物美的石頭商行,迅速發展成了騰越翡翠界舉足輕重的商家。
受恩師鄺東來先生的影響,常敬齋回到騰越後,空餘時間就沉浸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中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了常敬齋的思想,甚至也影響了他的生活方式。騰越走夷方發達的人,回到騰越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穿著打扮上的西化,而常敬齋不同,他的穿著打扮更像一位飽讀四書五經的鄉紳。他在騰越人眼中的形象永遠是瓜皮小帽,長袍馬褂。身材清瘦的常敬齋,穿著長袍馬褂,手拿一把摺扇的樣子看上去顯得氣宇軒昂,中規中矩,風度翩翩。背地裡,騰越翡翠界的人都說他是一件新式&ldo;古董&rdo;。
但常敬齋絕對不是一個迂腐的死腦筋的舊式文人,儘管他讀的書並不比那些老秀才少。在常敬齋的骨子裡,仍舊隱藏了騰越玉商的那份精明。
常敬齋知道,在寓意豐富的翡翠文化中,要在翡翠藝術上做出特色,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面,絕不能面面俱到。在豐富的翡翠寓意中,吉祥寓意是重要的寓意。當然,看到這一點的不僅僅是常敬齋,所有騰越玉商都明白吉祥寓意在翡翠雕件中的重要性,但就沒一個翡翠巨賈在這方面深入地做。
常敬齋想,只要把自己的產品做成吉祥系列,做到鄺東來先生教導的&ldo;圖必有意,意必吉祥&rdo;,石頭商行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常敬齋首先想到的是石頭商行的裝潢,他要在石頭商行這個他的生意門面上渲染吉祥氛圍。
在並不太注重店面裝潢的騰越翡翠商行里。常敬齋花工夫花錢來包裝店面,在騰越翡翠商人們看來,純屬是小題大做,譁眾取寵之舉。但常敬齋卻另有想法,在這兵荒馬亂,災禍頻出的年月,祈福納祥、避邪消災成了人們心中普遍而又迫切的願望。常敬齋希望每一個走進石頭商行的顧客,都會體會到自己擁有安全感,體會到自己來到了一個吉祥之地。在吉祥之地買到一份吉祥寓意的物件,就會有買到吉祥的踏實感。所以,常敬齋在石頭商行的裝潢上下工夫,是有他的遠見的。在石頭商行的裝潢上,喜慶的紅色和亮麗的黃色成了主宰色,中國民間代表吉祥的圖案被普遍使用,構成了&ldo;一句吉語一幅圖案&rdo;的表現形式,走入石頭商行,頗有點&ldo;一花一天國&rdo;的洞天福地的景象。
但作為一個對翡翠雕刻孜孜以求的玉雕師,常敬齋知道,要在這個行當里成為大家,單純去強調翡翠的吉祥性顯然是不夠的。如何在翡翠雕刻中把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