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2/2 页)
有長期離開德國。因此,德國政府對待納粹戰犯的態度,就成為這些戰犯能否被繩之以法的關鍵。
前聯邦德國一西德,對納粹戰犯的審判和懲處,可以分四個階段來評價:一、50年代之前,德國各級司法機關在盟國軍管當局的監督下,還是將相當多的知名度較高的納粹戰犯繩之以法,處以比較嚴厲的懲罰。僅對在各個集中營犯下罪惡的納粹戰犯,就審判了1941人;其中1517人被宣判有罪,內324 人判處死刑,247 人判處終身監禁,946 人判處有期徒刑,367 人無罪釋放。
二、整個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忽緊忽松,各個地方法院寬嚴各異,整體上失於寬縱。直至身為社會民主黨黨魁的勃蘭特於1969年上台,政府對納粹戰犯和極右翼勢力的懲處,才趨於嚴厲。1945‐1955年,西德處於被管制狀態,諸事均須聽命於美英法占領當局,沒有獨立審判和懲處納粹戰犯的資格和權力。1949年盟國開始將審判納粹戰犯的權力移交給西德兩個州的法院。1955年起三國逐步還政於西德,1958年12月1 日,西德司法機關開始獨立審判納粹戰犯。由於三國防範蘇聯甚於納粹的心態和原則立場,嚴重地影響著西德政府和司法界對納粹戰犯的公正審判;截止1982年底,西德聯邦政府司法部長宣布:在西德經過偵查或法庭審理的86463 名戰犯中,受到懲治的只有6432人,尚不足審理總數的8 %。而且無論罪行多麼嚴重,只有十二人被判處死刑。而涉案的戰犯總數卻高達16萬人。這種根本不成比例的狀況背後,是美國占領當局的態度在起作用。早在1949年,在駐德美軍最高長官克萊將軍的縱容下,受右翼勢力強烈影響的西德當局作出廢止死刑的決定。在當時,其基本受益者只能是大批等待判決或負案在逃的納粹戰犯。此外,為取悅於西德右翼勢力,克萊將軍悍然下令,將黨衛軍系統的第二號戰犯卡爾&iddot;沃爾夫和血債纍纍的女戰犯伊爾絲&iddot;科赫減刑至釋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