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这汉文附加考非同小可,如果省里评分上了六十,就要送京城复审,能上九十的,其余三科哪怕是零分,也算通过考试,取得入读四所国立大学的资格,这种就叫“采生”,算是对汉国两千多年文化传统的尊重。
参加国民考试的考生,一般在这附加考试里拿到的分数就是十分到三十分,每年能上五十分的,全国不足千人,至于九十分以上,有国民考试以来,一共只出过六个,这六个人每个后来都成了文坛一代大师。
想到这里,谢念诚松了口气。
虽说那个时空里他是个理科生,让他默写《红楼梦》、《三国演义》勉强了点儿,不过那些最为出名的诗词他还是能背上个几十首,只要考试的时候出的题目,能和想得起来的诗词挂上钩,拿个高分应该没什么悬念吧?
周星星见谢念诚不接话,还以为自己的吹嘘又被看穿。
“哎,谢老大,就算三十分我拿不到,二十分总该拿得到吧?我可是背了几十篇范文,到时候稍微改改,嘿嘿,二十分应该没问题。”
“二十分,也不嫌丢人。”
周星星勃然大怒,回头一看,火却发不起来。
说这话的是书院里出了名的才子,徐文长,这人放出大话,前三科都交白卷,就只考附加一科,就要凭这一科去念京师大学堂。
他确实有这资本,据省里学正和几位文坛前辈来看,他在诗词歌赋以及政治经济上天赋极高,单论文采拿九十分绰绰有余,只是思维有些天马行空,要是离题过远,能不能拿到九十分,就要看评卷人的心情了。
“这位同学面生得很,新来的吧?”
徐文长出身官宦世家,和周星星这样的暴发户子弟一向不对路,听到周星星叫谢念诚谢老大,自然要来找点儿事。
谢念诚对这种挑衅完全没有回击的想法,加起来活了差不多四十年了,和个中学生较什么劲儿?
谢念诚在周星星的启发下,想起附加考试这么回事,就打算不在书院浪费时间了。
想一想,大黑山的研发基地建设、筹备中的双阳留学预备学堂、双阳技工学校、谢氏集团新产品的开发,这些事情都是谢念诚提出来要办的,还需要谢念诚的参与。离大学入学只有不到半年,如果能节约原计划在书院补习一个月时间,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会儿徐文长过来挑事,倒是给了谢念诚一个灵感:
本来谢念诚计划办一个双阳留学预备学堂,招收十岁以下的孩子,学六年基础算学科学后,由谢家送到欧美去学习最新科技,但要收到回报,最早也要十年,这十年里,谢念诚的计划里可需要不少科技人才。
谢念诚心里有了主意,嘴里放大声音:“哎,就是啊,我现在汉文连五十分都拿不到呢,就更别说附加了,要不来浣花书院补习干嘛?不过呢,我觉得其实这考试不甚合理,你说写文章写得好能当饭吃吗?依我看啊,算学、科学也该搞特招,不说九十分就特招吧,要是能考到一百分,完全可以特招嘛。”
这话落在正在收拾书包准备离开教室的学生们耳中,马上引发共鸣。
和后世有些多事的人喜欢参与文理科孰高孰低的探讨一样,这个话题马上就有人附和:“就是,发展靠什么?不就是靠科学吗?”
“会写东西有什么用啊,花言巧语,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些东西早过时了,看看,现在汉国儒学世界第一,有用吗?国家还不是落后了,出了这国门,儒学教授也找不到饭吃!”
“这附加考太不该了,早过时了。”
……
那些自幼深受儒学熏陶的人不乐意了。
“狗屁!你算学、科学的课本不是汉字写的啊?没有士林前辈造字,你们还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