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3 页)
三春時節萬物萌生,隨順自然就會有歡暢的情緒,自然美景盡收眼底,自然界是那樣的均衡和諧、合理,使人們各得其所,各愉其意,實在很奇妙。第二首詩的第一、二章仍是寄景抒情,第三章是說參加宴集的名人高士都把玄理作為精神寄託,所謂前人的遠見卓識都是違背&ot;自然&ot;原則的,清心無欲是我們的追求,這次宴遊好似得道者交往,忘卻了榮辱得失,超越了自我,擺脫了世俗觀念而飄入了仙境。
第四章是說要真正做到除去&ot;塵垢&ot;、&ot;鄙吝&ot;是不容易的,除非醉酒以後才會解除雜念的桎梏--這種上天的懲罰。只有在這時候內心的庸俗雜念才不會停留,矜持自浮之心才能平息。蘭亭雖無音樂,但大家飲酒賦詩,抒發情懷,超世脫俗,一朝取樂,猶如度過千載一樣沒有區別。
第五章是全詩的最後一章,主要是析理,用道家思想解釋自然和人生。人生的生死聚散、壽命長短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按照道家的觀點,生命是無所謂始,無所謂終的,生和死是一種形態變為另一種形態而已。蘭亭詩詞藻並不華美,很少追求詩的意境,詩中闡述的是老莊的玄學哲理,故被後人稱之為玄言詩。詩人在政治上碰壁以後思想困惑苦悶,只好借玄理來排遣,他感嘆生命短促,他明知&ot;一死生&ot;、&ot;齊彭殤&ot;是&ot;虛誕&ot;、&ot;妄作&ot;,但也不得不在玄理中尋求精神寄託。
蘭亭詩是山水詩的雛形,它表明當時的山水審美意識已經有了發展。為以後的山水詩,山水畫構架奠定了基礎。蘭亭詩雖然比較粗糙,但它語言平和,反映了王羲之真實的思想感情。與至親好友雅集、相會是件其樂無窮的事,在王羲之的信函中常可看到與友人相約會見的內容:未秋初冬,必思與諸君一佳集。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若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既僻,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
王羲之植根現實社會和大自然中進行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對後世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關於生卒年
王羲之的生卒年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問題。《晉書&iddot;王羲之傳》只是說他&ot;年五十九卒&ot;,沒有生於何年也沒有註明他卒於何年,由於史料記述寂寥,給研究工作帶來許多困難。依據資料來源的不同,對於王羲之的生卒年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公元321 年-379 年。持這一說的最初是清代人錢大聽(見《疑年錄》),他沒有說明資料的來源。後來余嘉錫經過考證認為這一說是錢大聽根據《太平廣記》卷二百七羊欣《筆陣圖》中的一句&ot;三十三,書《蘭亭序》&ot;推算出來的。
人們普遍認為這一說不能成立,駁斥的論點有三條:1歷史記載周於322 年被王敦所殺,王羲之十三歲見周,那該是333 年,那時周已被殺十一年,那真是活見鬼了。&ot;王廙為右軍之師&ot;1。但他也於322 年就謝世了,那時王羲之僅兩歲怎能學習書畫?
2,根據《世說新語》、《書斷》、《東觀餘論》所說,推斷王獻之生於公元344 年,父子相差二十一歲,這本來無可非議,但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就算十年中生七個孩子,那未王羲之十一、二歲就結婚並有生育能力,這是與生理科學不相符合的,也是違背事實的。3根據王羲之在《十七帖》所說,周撫七十歲時王羲之是&ot;年垂耳順&ot;之年,該是五十九歲,周撫卒於公元365 年,如果王羲之321 年生,他五十九歲為公元379 年,那時周撫已死去十四年了。
(二)公元305 年-363 年。有人依據明張傅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