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復辟(第2/4 页)
怎會『離家出走』?
如今這長安城,竟然連一個繼承皇位的人都沒有……長孫皇后看了眼襁褓中的李治,心道,難不成大唐的江山,會滅亡在咱們娘倆手中麼?
事到如今,房玄齡也羞愧難當,雖然他不覺的自己的做法有什麼錯處,但畢竟事兒趕事兒,到了這一步,他也難辭其咎。
其實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是必然的結果。從前『房謀杜斷』,大事都是杜如晦來決斷。就是因為,房玄齡沒有主心骨。這次李世民臨走的時候,把李牧調回來做尚書令,就是想讓李牧來當『杜如晦』,為國家大事做決斷。誰能想到,此時西突厥進犯,李牧不得不領軍出征,朝中沒了一個決斷的人,房玄齡這才接連幾次判斷失誤。
至於魏徵,他能匡扶人的過失,卻也不是能斷之人。而且涉及李牧,李牧是他的女婿,他本就有偏幫的嫌疑,說話也沒有底氣。
「本宮一介女流,國家危亡之際,實在是承擔不起這份責任……」長孫皇后思慮良久,道:「此時此刻,當迎太上皇回朝主事……」
長孫皇后的話剛出,房玄齡便駭然變色,斷然打斷道:「不可!」
開什麼玩笑,當初天策府一脈造反才有了今天的貞觀朝,如今要還回去,豈不是復辟?別人不知道,房玄齡可是清楚的很,當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一系其實沒有絕對的優勢。這天下畢竟是李淵打下來的,他是開國的君主,若論民心所向,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比不了他。如果李淵決心要懲治李世民,只需號令勤王,李世民必敗無疑。就算他殺了李淵,他的皇帝也做不成。
而李淵最終決定傳位,實在是因為,自己有能耐的兒子一共就三個,已經死了倆,不得不傳。當年之事不遠,效忠李淵的人都還沒死,李世民這次出征,把當年秦王府的班底都帶走了,如果此時李淵復辟了,遠在遼東的李世民能不能回來可就兩說了。
李大亮是個老實人,這種敏感的話題他從來都是不參與的。魏徵卻已經洞悉了房玄齡的心思,他本來就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李建成死了之後,他還當官,主要是為了挑毛病,為百姓做點事而已。
此時此刻,迎回李淵確實是最佳選擇。靠李淵的老臉,肯定能發動起來,李世民登基之後,遣散歸鄉的那數萬武德年間的老兵。有這些老兵在,仗著長安城的堅固,守住肯定是沒問題。
為了長安城的百萬百姓,魏徵當然要說話,他把這段時間一來,因為房玄齡構陷李牧而蓄力的怨氣,一股腦地發泄了出來,房玄齡哪裡是他的對手,被懟得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顫聲道:「不行就是不行,反正,反正就是不行……」
長孫皇后看著倆人吵架,氣息越發散亂,蒼白的臉上,忽然升起一股異常的血色,啊地慘叫了一聲,直挺挺向後暈倒。
立政殿內登時一片混亂,人仰馬翻,又是叫太醫,又是叫宮女的,好一陣折騰,總算是把人給救醒了。
「皇后!」魏徵和房玄齡對長孫皇后,素來都是敬重的,見因為自己吵架,害得皇后暈厥,都自責不已。二人跪在地上,道:「臣等有罪,請皇后治罪。」
「二位都是國家的柱石,各抒己見,何罪之有。」長孫皇后的氣息已經微弱到了極點,她安撫了一下,看向房玄齡,道:「房相擔憂的事情,本宮心裡清楚,也深思熟慮過了。但是如今情勢危急,難道要因為這點顧慮,就置長安城百萬的百姓安危於不顧嗎?我相信,就算是二郎在此,也會做一樣的選擇的。」
房玄齡見長孫皇后稱呼李世民二郎,心中微動,當年李世民還沒做秦王的時候,同袍澤們在一起,也是這般稱呼。長孫皇后當時還很年輕,帶著婦孺們為將士做飯,也是辛苦過的。
往事歷歷在目,房玄齡不禁鼻子一酸,掉下了眼淚:「我對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