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清云山(十)(第2/3 页)
,那岩石是钟乳石石灰岩,小茵就趴在那里,地下有水,应该就是地下水,汇聚而在此山洞内——因这里明显比刚才进来的地方地势偏低一些,山间各处水汇入此,成一个‘阴暗’地下河。如果说‘阴暗’还算寻常,可这里面却是洞外有天,绿光幽然……
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岩洞内熠熠生辉,灿若繁星,这些发光体是当地一种萤火虫的幼虫。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景观。原来,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萤火虫洞”,曾也扬名世界,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传说就是传说,并非真实!可如此看来,这世间传说,非空穴来风耶!
石灰岩是由无数的海洋生物遗留物的化石所形成的,清云山”萤火虫洞“3千万年前是在深海底下,这2千4百万年来,萤火虫洞经过无数次的地质变化,如:地壳变动及火山活动等。
许多坚硬的石灰岩受到扭曲变形并且被带到海平面上,尔后经过雨水侵蚀,形成许多的岩缝。
雨水与空气中带着微酸的二氧化碳,日积月累地侵蚀,使得岩缝逐渐扩大成为密集处层层叠叠,稀疏处微光点点。远远望去,仿佛置身于太平山上,观赏星罗棋布的万家灯火。群星倒映在水面上,如万珠映镜,美不胜收,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萤火虫岩洞景色。
经过推算估计大约1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3立方公分的钟乳石,不过也会因着地形结构、植物机能、石灰岩深度、内外环境气候、以及洞穴形成的年数,影响钟乳石形成的速度。
两个并排的钟乳石会因为不同的水流途径,而各有不同的形成速度。
昏暗中一直走到洞穴深处,顺着那些岩石侧缝中的绿色暗光指点,你就会看到侧面岩石上一片绿白色微光。
微光下是无数条长短不一的半透明细丝,从洞顶倾泻而下。每条丝上有许多“水滴”,极像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帘。
原来,这些萤火虫在幼虫期不仅能发光,还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细丝,洞内昆虫循光而来,撞到丝上就动弹不得。萤火虫幼虫便爬过来美餐一顿。
美丽荧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机四伏的“垂钓线”。
萤火虫生命周期为一年。幼虫会发光吐丝,其荧光随着年龄增大变得愈加明亮。
这些小精灵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萤火虫不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线和声音便无法生存。目前只在清云山发现了这种萤火虫。人们无法在影视作品中欣赏到,连旅游宣传照片也屈指可数。
沿着洞中石阶而下,登上另一巨大岩石处,渐渐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蓝山抱着小茵缓缓前进,蓝云背着脸色不好的舒月轻步前行,没有人说话,只有轻轻的水声。
忽然,发现前面的水面似乎有光影摇动,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已处在一片星空之下,头顶似乎有条浅绿的光之河在流动。仔细看,绿色的光点如满天繁星,闪闪烁烁。
这一切美景,让舒月甚为惊叹,她请求蓝云放她下来,蓝云知她意,顺手递上早有准备的画笔,舒月即兴挥上……这就是后来人们望之兴叹的那幅《萤火飞扬》珍藏画——当然这是后话了。
蓝云当时也随兴为《萤火飞扬》作了首曲子与赋词,原名是为《萤火飞扬》词曲,可后来人们为了与舒月的那幅名画《萤火飞扬》不相重复记忆,而被人们爱称《清扬》,盛名于世!
蓝山则掏出了随身带着的笛子,也即兴做出了那首《美丽的茵》笛子曲——当时,他是看到萤火的美丽,而作。他觉得:只有他的茵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美丽的茵》此笛子名曲——这首曲子曾经让多少人听之感动,而流泪,传扬于全世界,永不盛衰,让人称颂……
后来长大后的蓝茵听到《美丽的茵》这首曲子,也是怆然泪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