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页)
、杂志后去做节目。北漂演员那期是完全原创的。
封新城:最符合你个人口味呢?
陈鲁豫:是《武林外传》那一期。当时我们把《武林外传》的大部分参与者都请到了现场,这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
封新城:有观众的访谈和没有观众的访谈相比,对你来说有什么区别?
陈鲁豫:我自己的状态会不同。其次时间上的区别,没有观众的话,我可以和嘉宾聊三个小时,甚至五个小时,但是有了观众,我就要控制时间,观众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个半小时,如果时间太长,观众就会疲倦。第三,没有观众,就不需要考虑现场气氛,但是现在既要考虑节目呈现的效果,也要考虑现场的效果。
封新城:其实不止是这样吧。我原来做过一个访谈节目,我觉得一个谈话好不好的标准就是看谈话中听到过笑声没有。
陈鲁豫:那也不一定,观众如果很专注地去听了,那么也不一定就是笑过,也可能是哭了。而且专注也算是一个指标。就是你自己感觉是不是舒服,如果你自己舒服了那么也算是一个标准。观众在该有反应的时候有了反应就是一个好的标准。
封新城:《鲁豫有约》的节目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陈鲁豫:对于我不想采访的人,我可以提出来,就可以不采访,也就是我有最后发言权。因为最终是我来呈现节目,如果我认为这个人不好,那节目效果也不会好。但是我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必须保持节目的顺畅,而且我们有互相说服的过程,编导也可以说服我,我也会信赖我们这个团队。我会尽量保持距离,如果我什么事都管,只会把自己累死。我们开选题会之前他们会准备一些选题,在会上给我看,我说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然后他们再去操作。在录制节目之前,我们还会有探讨文案的过程,我也会给出一些意见。对于嘉宾,编导会给我一些文字的提示,比如这个嘉宾的谈话的感觉,但是这些不一定准确。这个是我们的流程。
陈鲁豫:天生一个访谈家(2)
封新城:编导给出的印象是不一定准确的,因为每个人面对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状态。
陈鲁豫:对,还有一点,我和嘉宾的地位是平等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观众会把一些明明不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话安到我身上。
封新城:这个是影响力的问题,换句话说,你成为了这一类型主持人的代表了。《鲁豫有约》现在实际上有很多变化,比如有一集是讲一个北漂的男孩,在火车站等自己的网络情人,这集用到了大量的纪录片的元素。
陈鲁豫:对!我们开会的时候也谈到了,以后的节目,不仅要内容百无禁忌,形式也要百无禁忌,比如你刚才提到的纪录片的形式,也可能我要出去采访。在内容上,我也不想总是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多记录这个时代。
倾听需要足够的自信
封新城:你老板(指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编者注)评价你的三个特点是“准确的提问、及时真挚的感叹和温和的聆听”,你怎么看?
陈鲁豫:我觉得倾听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倾听需要足够的自信,我觉得爱抢话的主持人其实是不自信的主持人。其二,对待不同的人,我会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去交流。第三,有时候装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装傻,才能得到嘉宾的证实。还有一点,我很敏感,作为一个采访者,敏感是必须的。(封:还有一点是感叹。)对,我会说“天哪”,“真好”,有时候我会连续地说“真好”,我还对一些比我小的人说“大哥你没事吧?”,这话只是对比我小的人,真的对比我大的人说,就不好玩了。
封新城: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和窦文涛合作一个广播访谈节目,当时很多名人第一次参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