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页)
方大族,因为战争,如今已经只剩下秦明这最后一个男丁了。她的父亲,伯父,叔父,舅舅,舅妈,外婆,几十个同辈的堂兄弟表兄弟堂姐妹表姐妹……统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死去。
如果说一开始,她抗旨的时候,想到以出家来获得不嫁人的自由,那么当她听说父亲的死讯的时候,她清楚的明白,即使她不出家,皇帝也不会再惩罚她什么,更不会逼迫她:这么对待一个已经为国捐躯的功臣之女,是要被写在史书上让后人唾骂的。
秦昭甚至可以猜到,如果自己父亲的死讯早一点传来,皇帝一定不会把那道赐婚的圣旨发出来,正常情况下,为了表示对秦节的哀悼,他或许会给秦昭一个更高的封号,诸如现在的郡君,甚至更进一步……然后赐给秦家大量的金银财帛,再给她的弟弟更高的爵位,然后,让他们安安稳稳在家里守孝,等三年守孝的日子过了,太子早就大婚了,甚至,他应该已经做了皇帝,封了皇后。还关秦昭什么事儿?以秦昭的脾气,连皇后都不稀罕做,难道会以甘于一个宠妃的身份进入后宫么?或者说,杨艳辉甚至不忍心用太子妃乃至皇后的位置来约束他,又怎么会在封后以后再去做什么?
造化弄人这个词,用在此处意外的合适。
如果秦节的死讯早一点传来,皇帝会很容易地想到前因后果。甚至,几遍秦节不死,他其实也压根没必要这么急匆匆地给秦昭订亲。
这世上没有不变的感情,所以感情总是需要相互给予,付出,然后慢慢地培养,不让它因缺灌溉而枯萎。秦昭与杨艳辉的感情,并非不浓烈,但毕竟是根在两处的藤蔓,虽然缠在一起,可毕竟没有栽在一处,想要把他们分开,只许把缠在一起的枝叶撕开就是了。撕开的时候会被拽的皮肉分离,可总会愈合,长出新的枝叶。
时间是冲淡伤痛的最好的良药。或许秦昭曾经认为杨艳辉是她在这世上最好的选择,可如果真的被迫分开,杨艳辉娶了别人,秦昭会难过,会哭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伤痛总会慢慢的减轻,当对方妻妾成群,儿女绕膝的时候,难道秦昭还会爱他爱到不肯看别的男人一眼么?
到那个时候,无论秦昭曾对杨艳辉有过怎样深厚的感情,她都一定会努力收拾好那段感情,然后面对新的人生:而她的脾气,也绝对不会为了一个人而放弃追求自己的幸福幸福,那样的话,一直在他身边,与她兴趣相投的卢放,未必不会成为她新的选择。他们其实是有机会的,如果卢放有足够的时间追求,如果秦昭有足够的时间遗忘,如果伤口有足够的时间去愈合。
可伤口会愈合,却不代表那一刻会不疼不痛,不代表被撕开的地方会长得洁净如新没有痕迹。
皇帝做出了一个最糟糕的选择,他的赐婚,等于是在在秦昭最痛的时候逼着她立刻忘掉杨艳辉,投入到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他低估了秦昭独行特立的程度。
卢放也是很无辜的一个,如果没有外力干涉,让卢放继续他润物细无声的追求,那么三年以后,或许秦昭已经爱上了他。可惜卢放没时间去经营这份感情了,他被皇帝的神来一笔打了个晕头转向,欲哭无泪。
秦昭完全可以现象皇帝在知道秦节死讯的时候的懊恼,她也知道这时候她只要稍稍让步,自己就能得到想要的自由。可是她同样也知道,那会让她跟她的弟弟无比的被动,父亲的死让他们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她又用抗旨这种事情在父亲为国捐躯的功劳簿上抹了黑。她跟秦明,没有任何的亲戚,偏偏又拥有巨额的家产,父亲的功劳能够让心怀歹意的人不敢对她们动什么心思,可是现在不敢,一个月两个月不敢,三个月五个月不敢,那一年两年呢,三年五年呢?她个人财产已经超过了父亲为官多年的家产,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中,只要她继续经营下去,早晚有一天,这比财富会惊人到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