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页)
过一个人:“他是那种你想抓住他的手把脑袋砍掉的家伙。”
然而,哈维内心深处却盘踞着一颗即便不是诗人至少也是影迷的情怀。他真诚地喜欢电影,A级片、B级片、恐怖片、科幻片、喜剧片、音乐片、功夫片等形形色色的影片他全喜欢,他尤其热爱外国电影、艺术电影和“偏门”电影。他喜欢跟别人回忆14岁时看《四百下》(The 400 Blows)的那件往事。他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性爱片,但是,在影院消磨了一个半小时后,他被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的魔力征服了。1980年代后期担任米拉麦克斯公司发行部主任的马克·利普斯基(Mark Lipsky)说:“这个故事——‘看过《四百下》后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了。比较值得关注的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是哈维而不是鲍勃。”
总是喜欢穿一身黑衣的鲍勃常常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神色别扭,似乎无论待在什么地方都不对劲,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说哈维的做派更加张扬,鲍勃则更为内敛、强硬和简约。如果说哈维属于外向型,鲍勃则相反。他更安静,更安于停留在别人的影子里。别人喜欢与否对鲍勃来说无关紧要。
鲍勃曾对媒体说过:“我们是艺术家,我们对金钱不感兴趣。”但他并不把特吕弗放在心上。米拉麦克斯的前主管帕特里克·麦克唐纳(Patrick McDarrah)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生意可以用自我和贪婪来概括。哈维代表自我,鲍勃代表贪婪。”鲍勃喜欢的是利润的获取、可以直接做成音像制品的商品。他关注的是财务报表中的净收入和净损失。不管什么影片,他最想知道的是:“这部片子能赚钱吗,哈维?”
如果说哈维的心思可以一目了然的话,鲍勃则城府很深,而且情绪变幻无常。“你永远搞不清鲍勃的脑子在想什么。”后来在1990年代中期那个一流购片团队中工作效率最高的马克·塔斯克(Mark Tusk)说:“哪怕是一个子儿都会让他兴奋起来。”
圣丹斯和米拉麦克斯这两座独立电影界的双子塔后来投射下长长的影子,可谓影响深远。但是在1979年,它们还仅仅只是一个梦想。大约与雷德福的雄鹰开始展翅的同一时期,温斯坦兄弟已经光临纽约,悄然发行了几部荣获好评的低成本剧情片,而且收入也还不错。但是,没有一部具有丹尼斯·霍珀和彼得·方达(Peter Fonda)他们拍摄的所谓“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骑士的电影”所产生的震荡性影响,这些影片公开标榜诚意,不过,对那些想改变一下华而不实、产量巨大而又空洞无物的制片厂电影食谱的观众来说,温氏兄弟发行的这几部作品有理由让他们感到兴奋。一部是罗伯特·M。扬(Robert M。 Young)执导、迈克尔·豪斯曼(Michael Hausman)制片的《阿拉姆布里斯塔!》(Alambrista!,1978);第二部是罗伯·尼尔逊(Rob Nilsson)和约翰·汉森(John Hanson)编剧并执导的《北方之光》(Northern Lights,1978);第三部是理查德·皮尔斯(Richard Pearce)执导、安尼克·史密斯(Annick Smith)制片的《心灵大地》(Heartland;1979)。《阿拉姆布里斯塔!》讲述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在美国寻找工作、苦苦挣扎的故事。《北方之光》是向那些落户北达科他,并且组建了非清教徒联盟以对抗大银行、议会、铁路从而保护自身利益的移民农民反对种族主义的致敬之作。《心灵大地》把视角集中在一个坚强的寡妇所面临的种种考验和苦难以及一个人勇敢地面对世纪之交的西部所经历的无情现实。风格古怪并且略显偏执的《逍遥骑士》把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