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 页)
今喀什)、大宛(今阿富汗),抵达波斯、拂菻国 ③ ,最后到达西海(今地中海)。这条新线路的开辟,显然与东罗马帝国有关。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拜占庭(今伊斯坦堡)扩建为新都,命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一直重视与中国丝绸贸易,为打破波斯中介贸易垄断,甚至两次派遣使节前往当时地跨红海两岸的强国阿克苏姆,企图联合后者,对波斯展开一场抢购中国丝货贸易战。
唐代陆上丝绸之路最称繁荣。据唐太宗贞观年间(785…805年)宰相贾耽考证,汉代以来南、北、中三道以外,又开辟了两条新路线。一路由龟兹经姑墨、温宿、勃达岭(今别迭里山口)、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到碎叶(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亚马克附近)和怛逻斯(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尔)。另一路出庭外(今吉木萨尔北),经青海军(今沙湾束)、黑水守捉(今乌苏)、弓月城(今霍城),到碎叶和怛逻斯。两路汇聚怛逻斯以后,再向西行,可达西海;向南则经石国(塔什干)、康国(撤马尔罕),可达波斯和大食(阿拉伯)等地区。庭外是当时天山北麓交通枢纽,东邻伊州(治今哈密)、南接西州(治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西与碎叶相通。公元702年唐朝于该地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成为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龟兹(今库车)则是天山南路交通锁钥,659年以后,唐朝安西大都护府设置此地。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帝国出于对外政治威望与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道经营。当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突厥建立的汗国已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联合拜占庭攻袭波斯,国势因之大振。唐太宗初年,府军击败连年侵扰东突厥。然而,活跃在阿尔泰山以西的西突厥仍很强大,截断丝绸之路,并支持高昌劫掠来徒商旅和使者。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决心收复西域,出兵高昌。次年在该地设都护府,后又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四镇,史称“安西四镇”,保证丝绸之路安全繁荣。沿这条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各国商旅使团络绎不绝。
在唐代,中西交通还出现了一条新的信道中印藏道。这是由长安经青海入吐蕃、泥婆罗(今尼泊尔)到印度一条新开辟中印交通快捷通道。吐蕃藏族祖先,很早就在青藏高原过着农耕和游牧生活。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统一青康藏高原上许多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639年,泥婆罗赤贞公主下嫁松赞干布。641年唐朝和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从此,藏道成为中印双方使节往还主要途径。著名唐使王玄策 ④三次出使印度,走的正是这条道路
战旗猎猎,雄兵在退缩,中国新战事在爆发,中亚新格局版图在浮现,新主角在登场。
……
注① 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Hindu Kush,Kush波斯语Koh山意,Hindu印度)系中亚大分水岭之一,从东向西横贯亚洲大陆浩茫高山带组成。东起帕米尔高原南缘,向西南经巴基斯坦延伸至阿富汗赫拉特附近,绵延1200多公里,宽约50至350公里,平均海拔为4000至5000米,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故称“阿富汗脊骨”。从东北走向西南,将北面阿姆河(Aum Darya,古奥克苏斯河〔Oxus River〕)河谷与南面印度河谷分开,一条重要气候和景观界线。兴都库什在东面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点附近直抵帕米尔山脉後走向西南,穿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而在阿富汗西部逐渐矮化为低延山岭。最高峰蒂里杰米尔山(Tirich Mir),崛起于巴基斯坦—阿富汗边界,高达7690公尺。兴都库什有不少海拔较高山口,如陶拉山口(4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