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页)
外城,东西两城墙向北延伸,环抱了一座平缓隆起的山——这座山的形状就像一个高高隆起的乌龟壳,因此人们叫它龟背山。它是嵩山甩出来的余脉,也就是伏羲所谓的“圣山之脚”。启依靠山势修筑起内城,筑城的石头从附近的阳山上采集。阳山在龟背山的东边,两山周围的地貌十分相似,之间有颖水相连,因此当地人称它们为孪生之山,而且是一雄一雌。龟背山水土丰沛,山上林木茂盛,鸟兽栖息,人们说它是雌山;阳山的整座山其实是一块浑圆光滑的大石头,就像个鸡蛋黄,山上寸草不生,被视为雄山,人们又称它为太阳石。阳山之石的颜色就像一块打磨过的赤铜,但是质地柔韧,很容易切割,分量也极轻,能够像木头似的漂在水上。因此,建造阳都的石料被采下来后都直接放进颖水里,像大大小小的船一样由沿岸的纤夫拉到龟背山下。据当时的道士们说,用阳山的石头在龟背山上造城,简直就是天赐的,就如同两座山在交配,其结果就是龟背山上的王宫,它一定能让夏后氏的王朝万寿无疆。启对这个说法十分欣赏,他总共征集了数万名奴隶和石匠在阳山上敲打琢磨了十几年,足足挖去了半座山,才把龟背山上的城堡建造起来;而阳山从此就被成了半阳山,它被切割得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看倒也像一座山城。
修建内城的宫殿又用去了十年,这期间,九州各地的黄金、白银、玉石和巨木源源不断地覆盖了整座龟背山,来自诸侯的能工巧匠们则聚集于此大显身手。西方遥远的异国也献来各种稀世珍宝和奇禽异兽,此外还有来自各地数以百计的舞乐之奴,这些东西把夏启的王宫、祭神的庙宇和诸多瑰丽的庄园装扮成昆仑山上的天都。从外表上看,启的山城就是由数百座宫殿和庭院以及一大片参天的杉柏堆砌起来的巨大而精巧的盆景,山坡上密布着层叠耸立的翘檐悬廊,林荫中炫耀着鳞次栉比的银台玉壁,看上去既气势磅礴,又令人眼花缭乱。在山巅,夏启不惜工本地修建了一个圣洁肃穆的庄园,并把它献给了神,那里有眺望大河日出的亭阁和面向嵩山的庙宇,中央则是一个明堂式(有支柱而没有墙)的神殿,据说它是用昆仑山的玉石和北海的黄金打造的,这座宫殿可以跟着太阳转动,周围有流动的水渠,和精心栽种的世间罕见的奇花异草。根据祭司们的建议,这座向日葵般的神殿被命名为天照璇宫。
如果在远处眺望这座不可复制的山巅之城,会辨认出龟背山上排列的这个王国的秩序:最高处的璇宫是通天的,紧下面是夏启庞大壮丽的王宫,再下面是其他夏后氏王族的庄园,将卿的官邸按照级别错落有秩地分布在从山腰到山脚处两侧的地方;此外,祭神的庙宇、聚会的明堂和忽明忽暗的林荫花园随处可见。到了夜晚,铺满一面山的宫廷楼阁里灯炬长明,庙堂神殿内香火不灭,阳都便成为照耀银河的不夜之城。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天照神道
从前天下的巫师和道士们分成很多流派,信奉各自的神。启继位后,出现了一个以“天照大神”名义传播升天之术的“天照神道”。它的创建者名叫羲和,这个名字后来成为一个爵位,到了启的时代,它已经在一个庞大的家族跨越式地传到第九世了。羲和一世是黄帝与一个扶桑女人生的孩子。据说,这扶桑女人能以日月占卜,黄帝原本打算携她升天,但这女人不幸,生下孩子不久就死了。羲和一世长大后,也擅长星相,做了占日官和大祭司,除了掌管祭天和占卜之外,他还专门察看太阳和月亮的气色,倘若日食和月食来临,他会让整个朝廷如临大敌,并紧急举行祭天大典。在典礼上,羲和指引天子传诵祈祷的符文,然后他根据星相和日月的气色对王朝和国君的作为进行评论和指点。历经数百年,羲和家族世代继承了这一官爵,羲和的名字成为历代天子与上天沟通的招牌。这个家族因此日益壮大,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