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页)
正文 第十二章 風雨過後的追憶
詩曰:人生何處覓相知?風雨同舟常追憶。
一寸柔腸萬千轉,生離死別淚濕衣。
中午時分,一輛工程指揮部的的解放牌大卡車來到了村頭的河邊,指揮部給我們送來日常用品、糧食和衣服、棉被等等。司機還帶來了一張蓋著&ldo;o七八五工程指揮部&rdo;鮮紅大印的通知,內容如下:
那旭五工區機械大隊的全體同志: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你們的具體情況昨晚從那賴回來的工作人員已經向工程指揮部作了匯報,知道你們目前缺衣、缺食,現送去物資一批。至於以後的去留問題,經我們指揮部研究,決定你們暫時留守在七工區,下一步的行動,將根據中共中央的要求和實際工作的需要再做下一步決定,我們將隨時派人與你們聯繫。
此致
敬禮
0785工程指揮部
1979年2月27日
在原地待命的那段時間是我們進入工地工作以來最空閒最無聊的日子,我們與外界唯一有聯繫的是韋副隊長留下來的一部半導體收音機。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收音機聽新聞,中央廣播電台的新聞是必不可少的,其它象美國之音、澳州廣播電台也是經常收聽的電台,我們只有通過收音機才了解一些關於戰事的發展情況。
1979年3月16日,東西兩線部隊全部撤回我方境內,1979年懲越戰爭宣布告一段落。歷時一個月的戰鬥當中,雙方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這一場戰爭敵我雙方的傷亡數字一直沒有得到公開的確認。一場戰爭最終效果如何,除了要看軍隊占領的區域大小之外,還要看看各種物資人員的損失情況,通過各方面的對比才能得出結果。既然如此,那麼就少不了各種數據的記錄。數字是枯燥乏味的,但也不能不看,下面是從一些內部資料查閱到當時雙方人員傷亡的數字與各種物資損失的情報,因為沒有正式的官方數據統計,民間流傳的版本各式各樣,就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在這裡讓大家看看吧,正確與否不敢打包票。
第一種版本:
越方:軍隊人員死亡39,000人,(地方民眾、武裝民兵死亡人數不詳,估計最少要超過70,000人)。軍隊人員負傷32,000人,被俘1,600人,坦克、裝甲車等被毀185輛,其他車輛120輛,各種火炮200門,各類槍枝4100支。
中方:死亡軍隊人員37,000~39,000人(不過根據一些官方消息統計只有約26,000人),負傷37,000人,被俘260人,戰車被毀282輛,其他車輛490輛,各類火炮670門,槍枝損壞3100支。
以上的數據是否真實不得而知,至今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正式確認,有關方面的消息只是三言兩語就帶過去(抗美援朝的時候敵、我方的傷亡人數也時有公布,但偏偏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傷亡人數不提,不知為什麼?),無論怎樣都好,從以上數據看出,我軍這一次打了一次勝仗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本來以為伸出手掌就能很輕鬆地打死的一個毒蜂,誰知道不小心卻被毒蜂狠狠地反蜇了一下。當然,值得安慰的是我軍已經達到了嚴懲狂妄自大的越南當局這一最終目的,而且從中獲得了寶貴的作戰經驗,特別是在叢林作戰的經驗。同時也暴露出我軍各方面的不足之處,為以後可能發生的戰爭打下了基礎,只是可惜我軍陣亡的將士人數太多了些,這是唯一遺憾的地方。
第二種版本:
再來看看一本由某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的書,其中比較詳細敘述了1979~1987年我國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後勤工作的情況,這是一本軍方內部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