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孩模張(第1/4 页)
姥姥知道悠悠收集孩模的想法後,再去張集進貨,就帶上了她。姥姥至今依然弄不明白悠悠的電子商城,不過只要悠悠說能掙錢,她就全力支持。
因為她老人家明白,悠悠商城裡的貨物,也得花錢買。可以欣慰的是,兩個世界的貨物價值不同。
這裡沒人要的野菜,在商城價格特高。商城裡便宜無比的化纖製品,在這裡卻是稀有物資。
令姥姥更加不解的是這裡的好多廢品,到了悠悠的商城裡,就成了寶貝收藏品,比金銀還值錢,甚至一個煙盒就能換出上百斤的紅糖來。
張集公社窯廠並不燒制孩模里,不過娘倆卻打聽到了燒制孩模的人。他是平成縣張莊村的一位張姓藝人,人送外號「孩模張」,燒制孩模也是在他們那裡的窯廠。
悠悠聽後欣喜異常,撿到寶了。她還記得網上的記載,平城縣張莊村的那位老人,就是魯省孩模製作的首創人物。他出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八十年代末去世,嚴格地說,魯省的孩模製作技藝隨著老人的去世而消亡。
第二天早起,姥姥就騎自行車帶著悠悠去張莊。車子的後坐綁了個馬鞍型的條筐,這是人們為大金鹿自行車特製的條筐。
條筐中間空兩邊是深筐,上面連在一起,跨在金鹿自行車的寬大的后座上,兩邊再用繩子綁上,穩穩噹噹的能放好多東西。上面是平的,還能放條長布袋。這樣用大金鹿自行車販賣糧食,一次能馱二百多斤。
張莊村位於平城縣的西北,北臨黃河大堤,距韓屯村四十多華里,沿著黃河大堤一路向東北就到了,姥姥騎了兩個多小時的才到。
進村一打聽,大家都知道他家,遠遠的就能看到他家的門口,不時得有貨郎車進出。
走進大門,就看到院子的南面搭了個大棚,棚子裡面孩模用大條框盛著,一樣樣的擺放在地上,有好幾十種,十多個貨郎在裡面挑孩模。
「您有什麼事啊?」看到姥姥進門,一位四十來歲的男人迎上來問。
「我找張師傅。」姥姥回答
「師傅不敢當,不知您有什麼事?」原來他就是張師傅。
姥姥告訴他自己在村里開個代銷點,想進些孩模賣,打聽著來到這裡。
「您趕緊進屋歇歇,從你們那到這裡可不近,得有四十多里路。您吃飯了嗎,孩子餓了吧,沒吃讓孩他娘趕緊做去。」張師傅熱情的招呼著,把她們讓到堂屋裡,他妻子過來給倒了杯熱水。
「俺們早起吃的飯,大兄弟你忙去吧,俺歇會就去挑孩模,路遠得早點往回趕。」
「那嫂子您歇會,我出去看看。」張師傅出了門,他妻子在屋裡陪著姥姥,和姥姥拉著家常。
張師傅的妻子告訴姥姥,張師傅小時候上過學,文化程度較高,閱讀過大量的書籍。還專門學習過幾年的繪畫,有一定的繪畫技能,這為他創作孩模人物形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解放後,二十多歲的他開始嘗試製作孩模,並開始在周圍集市上銷售。
他在傳統的孩模基礎上,結合本地的風土人情,創作出了《水滸傳》的系列人物,深受人們的喜愛。那時一個孩模雖然只賣一分二分的,但一個集市也能收入一塊多,這在當時可是筆不錯的收入。
後來全家人都加入了製作孩模的行列,並在家裡建了窯專門燒制孩模,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燒個不停。孩模也從零售發展到批發,範圍逐漸向外擴散,成為魯省孩模的代表,並漫延到周邊省市,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孩模張」。
自家的窯毀了,就讓公社的窯廠代燒,每次給窯廠的人送兩盒煙,比自己在家燒還省事。自家也不用出去賣,每年春天附近的人家,有好幾個批了他家的孩模往外倒,賣出去上百里遠。
他家四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