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古代中国的铜币基本上可以行使金银货币的功能,比如说无限法偿、自由铸造和自由兑换,唯独缺少了储存的功能。这不是绝对地说没人把铜钱储存起来当做存款,比如著名的北宋为了收复燕云而积蓄的“封椿钱”。
而是说相对金银而言铜币,尤其是含量不标准的私钱和各类“当钱”这类,就非常符合劣币驱逐良币的货币原理,那意味着非但没人储存反而想办法早点花出去。
可是即使使用开采比较方便存量比金银多得多的铜作为货币,仍不足以满足古代中国的通货需求。
理由很简单,人们可以把政府发行的铜币可以直接拿回去铸成铜器,或者干脆铸成私钱。历史上也有几次统治者试图把铜币面值和铜含量脱钩,比如王莽新钱、董卓小钱,梁武铁钱还有各种名目的当五当十钱。
当然,他们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最夸张的例子是董卓小钱,只减少了五分之一的铜含量,结果物价飞涨了万倍!
可以说干掉董仲颖大相国的不是貂蝉吕布,而是他下令发行的无文钱。当然还有一个很“唯心”的原因,这些钱的原料来自始皇帝铸造的铜钱,还是盗墓挖出来的,这个兆头实在不大好。
于是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宋之后,纸币开始出现了。
回到少年现在身处的世界,元石是修炼的必须之物,同时还是耗损品。仙家除了不得不拿出来交换以外,基本上都储存在自己的库房里。
那么当市场上的商品还不多,其中主要是仙家之间的交易时,那些流通元石还能勉强维持流通的需求。可是随着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凡人之间的贸易占了更多比例的时候,社会整体就会缺乏元石货币,就是说通货紧缩即将出现。
当然,这个时候也有其他商品货币也出现在市场中,比如铁家自制的半两玄铁钱,这个就比较原始了,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产物:丹药、符钱、玉石等等。但是这些货币其实本身就是商品,受限于产量并不能承担全九州通货的职能。
幸运的是,在几十年前,赤县中洲将要因为元石货币供应不足而发生通货紧缩的时候。万通商会的商业票据在商业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熟,让这个隐患消弭于无形。
这些票据马上承担起货币的功能,进而发展出了一种还不能算是真正货币的通货。在本位面称之为银行券,而在这里就叫做粮票。
这个名字就显示了粮票和真正货币的区别。持票人是可以拿着这种不记名的票据直接到天通门以及所属分行当场兑换粮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按照所谓“市价”。
自然,这市价自然是天通门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制定的。由此,他们掌握了各地的粮食定价权!
第廿八回 义字当头财便顺 笑脸相迎友自交
黎昭昌交完定金,约好明日早间过来拿衣服,就带着儿子顺着东西大道,向东走了几百步就到了自家铺子。
在黎子昇眼前的不是那种前面见到的典型的临街商铺,而是一座雅致的独门独院的小宅院。也是这个少年心思简单,否则真会以为这是自己老爹在城内的“外宅”。
进了黑漆刷的透亮的双开门,就是一个小小的院落。两旁种了几杆修竹,还有几个空空的花坛,如果等到春暖花开那肯定是恰紫嫣红一片。
院中已经站着账房和四个伙计,来迎接自己的东主。为首的账房是黎昭昌同族兄弟也是黎子昇的族叔--黎仪卓,后面的伙计其中两个也是随着父子二人过来的黎家族亲,另外两个则是当年黎大镖头的属下。
少年这才注意到,除了为首族叔账房看上去文弱一点,后面四人都是膀大腰圆孔武有力,两只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小周天武者。
等进了正厅,看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