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勤政忠诚系社稷,方岳贡淡泊铭君心(第3/4 页)
暗自惊叹,仿佛一夜之间,龙椅上的身影已非昨日之貌。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难以亲近的清冷,但那份曾经的犹豫不决,却如同晨雾般被初阳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容任何质疑的坚定与果敢。
尤其是对待杨嗣昌一事的处理,更是彰显了他对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与深邃思考,每一决策皆透露出深思熟虑后的决绝与魄力。
这不仅仅是对一位臣子的裁决,更是向天下宣告,大明的新篇章已悄然开启。
群臣间,虽仍存议论纷纷,却再无人敢轻易谏言,那份曾经的激昂与锋芒,在皇帝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下,渐渐归于沉寂。
朱由检轻轻吐出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他知道,这场关于权力与意志的较量,自己已悄然胜出,一切纷争与疑云,皆已尘埃落定。
方才的朝堂,仿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些看似忠诚的谏言背后,实则暗流涌动,隐隐透露出逼宫的锋芒。
然而,这一切都在他坚定不移的决策面前,化作了虚无。
朱由检深知,真正的帝王,不仅需有仁心,更需有铁腕,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局中,稳坐钓鱼台,引领大明走向新的辉煌。
若非忆及那棵歪脖子树,以及未来数十年华夏大地的生灵涂炭,即便是他,恐怕也难以承受此等压力。
切不可小觑明朝诸文官,若将其逼至绝境,那朱由检必将沦为孤家寡人。
杀?岂能杀尽?况且其中不乏全心全意为大明者,即便这些人劣迹斑斑,亦有其可用之处。
此内忧外患、濒临崩溃之大明,切不可如洪武与永乐那般意气用事,单靠血腥手段实难成事。
治国犹如烹饪小鱼,有些事即便迫在眉睫,亦不可急于求成。
大明身患一疾,乃是潜藏二百年之久,日积月累而成之慢性病症。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明的脉络里,慢性疾患悄然累积,终至一朝爆发,而农民起义的烽火与满清铁骑的叩关,不过是这场沉疴宿疾中最为刺眼的急症罢了。
崇祯帝,这位末代天子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仓促与无奈,他急于用一剂剂猛药,妄图强行压制那汹涌澎湃的乱象,却如同医者不慎,仅以针石对付肺结核之症,忽视了病根之深,肺脏之损,即便暂时堵住了穿孔的急痛,又怎能挽救那日益衰竭的生命之源?
大明,这艘古老的航船,亟需的并非急功近利的修补,而是一场深入骨髓、触及灵魂的全面革新。
它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是抽丝剥茧的智慧,唯有如此,方能脱胎换骨,重焕生机。
,!
然而,眼前最为紧迫的,是那近在咫尺的威胁——建奴的虎狼之师,皇太极与多尔衮,正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京城之外冷眼旁观,不急不缓,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只待朱由检那求和的橄榄枝。
此刻的他们,尚未披上后来那不可一世的战袍,正是大明反击的最佳时机。
历史的长卷中,不乏以弱胜强、转危为安的辉煌篇章,大明与建奴的较量,胜负之数,非唯兵力强弱,更在于君心之智,用人之明。
若能慧眼识珠,广开才路,集举国之力,未必不能扭转乾坤,重振河山。
故而,值此国家生死存亡之关键时刻,每一丝智慧,每一分勇气,皆弥足珍贵。大明,已然立于历史之十字街头,期盼着那位足以引领其穿越迷雾,重焕光明之英雄。
只叹明末朝堂党争不息,皇帝亦一代比一代荒诞,致对外战事每于关键时刻功败垂成。
实则即便攻入关内,皇太极亦无与大明决战之胜算。
而大明彼时之朝堂内外,对建奴人亦未达恐惧之境,至少未到闻之色变之程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