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2/3 页)
之陽,因此被稱為洛陽。自此,洛陽成為周王朝的東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統治下的周王朝被犬戎攻擊,幽王被殺。經歷戰爭後,鎬京衰敗。太子宜臼繼位,即周平王。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將都城由鎬京遷往了洛陽王城,定都於此,從此開始了歷史上的東周王朝。在隨後的兩千多年中,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和五代的後梁、後唐都曾在洛陽建都。因此,洛陽有&ldo;九朝古都&rdo;之稱。洛陽城不僅是多個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還是中原地區與西域通商的要地,它與長安連成一線,成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洛陽城中的王宮,在王朝的興衰更替中廢而興、興而廢,飽經戰火,歷經滄桑。曹魏時期,明帝曹叡在前代基礎上大大擴建了洛陽王宮。為了使它體現帝王的威望、震懾天下,曹叡還特別派人前往長安,將秦始皇為紀念統一天下而鑄造的金人、漢武帝所造銅仙承露盤搬運到洛陽。漢武帝因絲綢之路開通而鑄造的銅駝、銅馬也被曹叡搬運至洛陽宮苑。但是,所有這些神器、聖物都沒有阻擋住王朝興衰的步伐。西晉取代了曹魏。西晉建立後,對洛陽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西晉擴建的洛陽城完美地體現了東方美學。當時全城建成了十二座城門,南門是正大門,貫穿南北的南門大街是城市的軸線,其他大街或與南門大街平行分布,或與南門大街交叉,二十條大街將洛陽城規劃得整整齊齊。可是,西晉末年的&ldo;八王之亂&rdo;使中原大地再遭浩劫,一度繁華的洛陽城和壯麗無比的洛陽王宮毀於國殤。
洛陽,在北魏時期再次成為帝國的都城。北魏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往往被低估。這個長達一百四十八年的朝代,是由鮮卑人拓跋珪建立的。公元391年,拓跋珪在對匈奴的一次大戰中獲得了巨大的勝利。鮮卑人從匈奴人手中奪得了三十萬匹良馬,此外還有四百萬頭豬。拓跋珪處死了五千多匈奴人,並將大批沒有被處死的匈奴人發配到了黃河河曲地區。這些匈奴的遺民從此成了農民。拓跋珪每次都用類似的方法來對待俘虜。公元398年,拓跋珪又俘獲和強征了高麗和慕容族民眾十萬多人,強行將他們遷徙到京師。鮮卑自身的部落組織也很快被拓跋珪解散,開始了定居和農耕。這時期北魏的京師不是洛陽,而是平城。北魏在文化上吸收漢文化,在經濟方面,推行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向農戶徵稅。這個做法大大加強了王朝對地方的統治。國力日益強大的北魏在公元439年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485年,北魏頒布了均田令。這個法令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直接影響了此後三百年的土地政策。北魏創造的府兵制,也深刻影響了此後隋唐時期的軍事制度。在均田令頒布一年之後,北魏朝廷又頒布了一個重要的詔令,要求以五家為鄰,五鄰為里,五里為黨組織地方民眾。新稅法要求一夫一婦繳納米兩石、布一匹。這次詔令看起來只是對具體細微的地方組織方式和納稅方式作出規定,但是實際上使遼闊的國土內具有了一種系統的、強大的組織力。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進一步加強了。公元471年,拓跋宏繼位,是為孝文帝。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這位年輕的皇帝作出了大膽的非凡的決定。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行鮮卑族與漢族通婚,並下令將鮮卑複姓改為漢姓。他自己也將名字改為&ldo;元宏&rdo;。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元宏不遺餘力地對鮮卑進行漢化?原因一定是多種的,拓跋宏受漢族血統的文明太皇太后馮氏的間接影響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素。這個漢族女人,在公元480年至公元489年之間,以堅定的信念與強有力的手腕繼續推動拓跋皇室的漢化。元宏聰慧英明,文明太皇太后怕他對馮氏不利,因此曾策劃廢黜這個皇帝,在元丕、穆泰、李沖等人的一再勸阻下,才作罷。元宏的改革,使北魏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千萬頃良田帶來的富足和由此給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