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5 页)
共和国和自治省之间的矛盾有所增加,工人*和学生*示威时有发生。这一切渐渐形成了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危机。
解除兰科维奇的职务
亚历山大?兰科维奇—“马尔科”,1909年出生于塞尔维亚中部一个制衣匠之家,1940年成为南共中央委员。战后,他与铁托、卡德尔一起是南斯拉夫的“三巨头”。1963年兰科维奇在与卡德尔的竞争中胜出,成为共和国副总统,是仅次于铁托的“第二号人物”。但到1966年6月,铁托担心兰科维奇的权力越来越大,称他是继续改革的阻力,同国家安全部门一起企图建立“独立王国”,取代自己。
于是,1966年6月22日南共联盟中央执委会举行会议,研究国家安全部门某些机关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问题,并听取了专案委员会的调查报告,矛头直指主管国家安全工作的兰科维奇。在7月1日的南共联盟八届四中全会(即著名的“布里俄尼全会”)上,与会者批评兰科维奇利用自己的职务,扶植亲信,组织宗派,另立政治纲领,反对南共联盟的经济改革路线。这次全会指责兰科维奇把持联邦的内务和安全部门,把它们置于南共联盟和社会之上,滥用职权,非法安装窃听装置等。全会认为,兰科维奇作为党中央负责干部政策和组织工作的书记,对此负有直接责任。全会决议和兰科维奇发言均见《南斯拉夫1918~1984》(文件汇编),第943~946页。全会决定,解除时任中央书记和联邦副总统的兰科维奇和南共联盟中央委员、联邦执委会内务委员会主席斯?斯特法诺维奇的党内外职务。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4)
铁托在全会开幕词中严厉指责安全部门的问题不是偶然的事。他认为,“这是一场宗派小集团的斗争,是一场争权的斗争”《铁托选集(1961~1973)》,第103页。。在全会上,兰科维奇作了两次发言,他认为联邦安全部门的工作很难做,但他从未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者手软。这个部门出了问题,他只负有“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责任”。
当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对南斯拉夫解除兰科维奇的职务表示惊讶。他们认为,兰科维奇是铁托对莫斯科推行强硬路线的代表人物,他的下台将使南斯拉夫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开始“全面自由化”。西方国家则对此感到高兴,认为这是“自由主义者和吉拉斯的胜利”,南斯拉夫将“取消党对社会生活的垄断”。
后来,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对“兰科维奇事件”的反应和评价是有区别的。例如,塞尔维亚有的学者认为,南共联盟八届四中全会“摧毁了一个统一国家的强力部门”,在“政治上清除了”兰科维奇及其同伴。这种“大清洗”(大约1500名党员被开除出党)不仅导致党发生分裂,出现“自由化”,而且对南斯拉夫联邦国家不利,也是对塞尔维亚广大党员的不信任。诺维察?贝利扬诺夫斯基:《1945~1991年的马其顿国家与独立》,(Македониjа државност и независност1945…1991),斯科普里:新马其顿出版社,2002,第209页。更为严重的是,从这位以严厉手段解决*的人物被解职后,民族冲突开始升级,出现了南斯拉夫从未有过的社会动荡,连续几年*示威不断,经济和社会改革受挫。还有的学者强调,兰科维奇下台加速了南斯拉夫的“邦联化”,为“它的瓦解创造了条件”。这样,“自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减缓民族对立情绪,反而加速了这一进程”莫姆契洛?巴夫洛维奇:“1944~1981年的南斯拉夫”,载《南斯拉夫国家1918~1998》(Зборник Jугословбенската држава1918…1998),贝尔格莱德:南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