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第1/2 页)
慶王攆蚊子似的一擺手:「去吧。」
白泉飛奔過來,咧嘴笑開。
第131章像我
炎夏火勢難滅, 土山上又難以尋見水源,最後終究是燒了小半座山。
好在回城後清點,許融這邊沒有什麼人員傷亡, 能有這個結果算託了慶王的福,王府護衛熟悉山路,指引出了一條遠離起火點的小道, 他們才跟著慶王及時下山了。
匪徒則沒這麼好運氣,他們不知道山火的可怕, 點火的初衷只是想把林信等人逼出來, 結果一蔓延開, 先玩火自焚了一半,另一半則被王府護衛抓住, 來了個人贓並獲, 綁回城後,奉王命丟到了府衙。
放火燒山這樣的瘋狂行徑不是一般人幹得出來的,被抓住的匪徒焦頭爛額地在府衙大堂上給了口供:「……侯爺逼得急,務必要二公子——不是, 林欽差的性命, 小的們是侯府家生子, 一家老小都掌握在侯爺手中, 不敢不從。而且, 侯爺說了, 這是難得的機會, 不必怕做得出格, 事發了,只管都推到慶王爺身上就是了,不會有人懷疑的。」
主審官周僉憲又驚又怒, 忍不住拿起手邊的驚堂木重重拍下:「荒唐!猖狂!」
覺得荒唐與離奇的不只是周僉憲一人,口供連同人犯移送進京了以後,在京城也炸開了一波輿論。
這一次,不是英國公拉著林蕭兩家做個和事人就能掩蓋下來的了,所有塵封的真相一併掀起,在高官勳爵的階層,甚至連蕭珊的身世都不再是秘密,據說慶王親自隨口供附了密函,言道蕭侯爺以蕭珊為要挾,要求他配合除去林信,而慶王是守法王爺,怎會幹出謀害欽差之事?於是非但沒有答應他的要求,還及時出手,救下了欽差。
究竟誰要挾誰,這其實很難說,但蕭侯爺派人追殺是真的,放火燒山是真的,而慶王救人是真的,事後賣糧賑災也是真的,那麼棋差了好幾著的蕭侯爺,又還有什麼可辯呢?
——如果他真的在平涼除去了林信這個他眼中的恥辱,以皇帝向來對慶王的疑心,也許就會相信是慶王所為,慶王這個多年來梗在蕭侯爺心間的尖刺,也許就會一併拔除。
但是,沒有如果。
與蕭侯爺謀刺欽差即前次子未成並試圖栽贓慶王又未成這樣的案子相比,鄭國公府與慶王不清不楚那點事兒倒沒那麼引人注目了,直到金秋八月,周僉憲一行完成了賑災事宜、將鄭知府正法穩定了平涼局勢,緩緩歸京以後,鄭國公才因御前失儀之罪,被削去了京衛要職。
而這個時候,蕭家的相關判決早已經下來了。
比對鄭國公府的處置狠得多,第一步就是去爵抄家,這樣的大家世族,隨便抄抄就又抄出了一堆罪名,總帳算下來,蕭侯爺那一支的成年男丁都被判了個流放邊塞三千里,女眷沒有額外處分,但爵位都沒了,家產也被抄了,單是這種落差就夠把人逼瘋。
整個過程里,沒有人出頭為蕭家說情。
並非蕭侯爺為人這麼差,一個靠譜的親眷朋友也沒有,而是分量不夠的到不了皇帝跟前,沒門路說情;分量夠的,私底下七傳八傳,都知道了蕭珊的事情——這太犯忌了,沒有人敢往上湊。
「慶王真是不可小覷,陛下久久沒動鄭國公府,我原以為陛下看穿了慶王的目的,不願如他所想……」
英國公府里,英國公捻須長嘆。
時值金秋,風涼氣爽,敞軒中安置著寬椅圓桌,清茶果盤,俱是清香潔淨,與平涼的燥熱苦困仿佛是另一個天地。
隨林信一起來拜會英國公的許融笑:「皇上深知慶王,慶王也深知聖心。」
這倆不愧是爭過皇位的兄弟,心性行事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一樣的,皇帝當然知道慶王要尋鄭國公府的晦氣,但是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