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嗯,你这人倒有几分眼力。”
徐文长大赞,自己看中的人就是有霸气!
谢念诚话锋一转:“那你也说说,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投靠?”
徐文长正色道:“我自幼研读百家典籍,倒也有几分自知之明,让我做张良可能做不了,但做个萧何,我还有几分信心。”
谢念诚现在最缺的就是得力的人,几个妹子忠心够了,但毕竟能力都不足够独当一面。突击队里的弟兄文化不高,搞民政只怕不行。叶小秋和公司里的人,长处是做生意,眼界有限。谢家长辈和亲属,又不好使唤。
既然这徐文长敢言要做个萧何,那就给他个机会看看好了。
“嗯,那我给你个机会……你马上去双阳谢家,找到我父亲谢信仁,就说你是我派去大黑山研究基地的参谋,那边有很多事,我没工夫打理,你这件事做得好,就给你一千块大洋的安家费,以后就跟着我混吧。”
徐文长努力平复一千大洋冲击之下激荡的心情:“好,我就为谢兄走上这一遭!”
第三十章 满分?满分!
这个年代成都的夏天不算难过,白天虽骄阳似火,气温却不会很高,原因是每天晚上都会下些小雨,将白天的暑气冲淡。
省教育厅组织的国民考试阅卷中心,几个身着儒袍、留着传统长髯的先生正在对着一张卷子讨论。
“依我看,这诗极好,就满分吧。”
“满分会不会过于惊世骇俗了一点?”
“我倒觉得,这两首诗,拿出一首来都可得满分,何况是两首?”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这字难看了点,要扣点分才合适。”
“这我就不同意了,字写的好不好,和诗的内容有关系吗?”
几个先生七嘴八舌开始争辩。
其中一个年纪长一些的先生朗诵起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顿了顿又继续念:“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儒生念得事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虽已经各自在心中念了好多遍,听众心里一种慷慨激昂之感还是油然而生。
那念诗人道:“这样的诗,还需要讨论该评多少分吗?”
众人齐道:“学正说的是。”
“滴滴滴……”
四川此次考试,需要复核的,只有谢念诚一份卷子,这几十个字通过电报,飞到了京城考试院。
复核国民考试加试试卷是很严肃的事情,有资格做复审官的,都是各大学校的文学教授以及各大报刊的总编一级人物。
按照考试院的审核流程,凡是送来复核的,首先要有两个人交叉审阅,若意见不同,还要提交给总负责人。
汉帝国时代到如今,一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天下文气十分,三分在河朔,六分在东南。
帝国时代的进士和共和国时代的国民考试通过者的出身也说明了此话非虚。
作为文教水平不高的四川,开始有国民考试的时候,四川每年都会送上百份加试卷,结果其中有九十九份被打回去,在见识了报纸上刊载的高分文章后,四川送去复审的卷子是越来也少,甚至有些年一份不送。
在西南文教第一的四川尚且如此,云南、贵州、西康三省就更别说了,今年也没太大意外,这都最后一天了,还没有西南省份的试卷送来复核,这也让负责复核西南四省试卷的两个考官成了复核办公室里最悠闲的人。
和其他考官、尤其是负责东南、河各省考官的忙碌不同,这二位干脆摆开棋局,一边品茗、一边手谈。
一个送卷子的公务人员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