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第2/2 页)
阿德里安四世(英格蘭教皇)和弗里德里希&iddot;巴巴羅薩皇帝驅逐出羅馬,隨即被活活燒死。但是一種包括設有元老院的共和國形式的政府卻從此建羅馬教皇的選舉方法野心是在基督教的葡萄園裡早就存在、生長迅速的雜草。在最初的幾位基督教皇帝的統治時期,聖彼得的寶座則由一種人民選舉制度下的選票、收買和暴力進行爭奪:羅馬的聖殿遭到血的污染;而從3世紀到12世紀,教會不斷受著經常發生的分裂活動的騷擾。在最後的審判權掌握在民政官員手中的時候,這類騷擾還只不過是暫時的和局部的:它的長處已在斷案公正和普遍受人青睞方面受到考驗;不成功的競爭者也不可能長時間干擾他的對手的勝利。但在皇帝的特權被剝奪以後,在認為基督的代言人決不應受任何世俗法庭的約束的原則建立起來以後,每一個主教的聖職出缺的時候,都可能使整個基督教世界捲入一場爭吵和戰爭。紅衣主教和下級教士、貴族和人民的呼聲是很含糊和涉及訴訟性質的:自由選擇已被一個,或者已沒有最高領導,或者有也無人服從的城市的動亂所壓制。在一位教皇逝世的時候,分裂的兩派在不同的教堂進行雙重選舉:選票的數量和分量、時間的先後,以及候選人的才能,可能起著相互平衡的作用:教士團中最受尊敬的人也分成兩派;而對教皇十分恭順的相隔遙遠的皇帝更不能從一些虛假的偶像中辨認出合法的偶像來。皇帝經常是分裂的製造者,主要出於使某位友好的教皇反對懷有敵意的教皇的政治動機;而競爭的雙方都將不得不忍受他們的毫不為良心所動的敵人的侮辱,不得不從他的為貪婪或野心所驅使的追隨者手裡賄買選票。直至亞歷山大三世最終廢除了在教士和人民中舉行的混亂的選舉,把選舉權全部歸於紅衣主教團時,一種和平的永遠不變的繼承辦法才建立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