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2/2 页)
著瑪雅後古典時期(也即新王國時期)最重要
的幾個城市中心奇岑伊扎、瑪雅潘和烏斯馬爾的遺址。10世紀以後,瑪雅文明的重心轉移
到這裡。這片土地的自然條件與古典期文明中心所在地區完全不同,這也就使得後古典期瑪
雅文化出現異變。
乾旱地區的瑪雅人,生存的第一問題是水,所以,輝煌的奇岑伊扎城就建在兩個大型石
灰岩蓄水坑邊上,這兩口天然井成了瑪雅人的&ldo;聖井&rdo;。奇岑伊扎若逐字轉譯,即是&ldo;伊扎
人的井口&rdo;。人們最擔心的就是天不下雨,於是,瑪雅宗教史上一個重要的新現象出現了‐
‐雨神恰克(插c)日益受到崇奉,地位大有凌駕第一大神天神伊扎姆納(itzana)之勢。
這就好比說中國常為祈雨操心的古代農民變得不敬玉皇大帝,專奉龍王爺一樣。瑪雅祭司們
的主要工作變成了求雨,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還被來訪者目擊。小村子裡一位
年屆八旬的老祭司主持祈雨迎神活動,他向恰克祈禱;&ldo;啊!雲,我懇求你馬上來臨,帶給
我們生命。雨神恰克啊,我奉獻麵餅和肉食給你………,我對你的請求是給農民以生命,下
雨吧,在他們勞動的地方,重新給他們以生命吧!&rdo;
從這個事例中,可以想見瑪雅宗教在後古典期的變化。我們固然可以把這些變化歸之於
來自中墨西哥托爾克特人的影響,但是,從&ldo;水&rdo;這個主題不也能有所發現嗎?正是因為瑪
雅人對神祇的請求(實則是對水源的渴求)變得極為迫切,才使得他們的獻祭活動愈演愈烈,
獻祭的規格越來越高,出現血淋淋的人祭。退一步說,即使人祭活動確係舶來品,那麼其&ldo;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