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 页)
情,达到“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境界——悲剧之中的悲剧!
2004年12月2日
。 想看书来
泪干春尽花憔悴
泪干春尽花憔悴
——《桃花行》取自唐诗
林黛玉作《桃花行》,见之《红楼梦》第70回。小说中写道:“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知黛玉者,独有宝哥哥。
林黛玉“曾经离丧,作此哀音。”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她的诗是自我倾述,写出自己的悲与苦: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诗意已从伤悼“离丧”转为对花的伤悼,也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伤悼。以花喻人,以花喻己,与《葬花辞》的心境完全是一样的。
林黛玉的这首古风题为《桃花行》,以我所见当取自唐人诗意。宋长白《柳亭诗话》卷18载云:
刘氏鸿书,唐中宗赏桃花,赋诗应制几十余人,最后一小臣献绝句曰:
源水丛花无数间,丹跗红萼闲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须喜仙游复摘来。
此诗一出群作皆废。中宗令宫女唱之,号《桃花行》。然不知作者姓名,唐诗百家皆不载。
这首无名小臣之作虽百家唐诗不载,但却为唐人宋之问《韵汇》所收,也算一段佳话。
同是《桃花行》,宫中所唱者是以花颂圣,歌舞升平的景象,而黛玉所唱则是“一把心酸泪”,凄凄惨惨一境遇不同,情必相殊!
2004年3月20日
名不可尽,春月尤妙
名不可尽,春月尤妙
——“沁芳”出典一则
《红楼梦》中写了一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引得读者神想往之,而研究家则在全国各地寻访这座园子的“原型”,各有所好,各有所忙。令我感兴趣的是这园中各个景点的命名,个个题得既有画龙点睛之功,又有品之不尽的韵味。例如园中一处水流,上面即有“沁芳闸”,闸上还有“沁芳桥”,远处有“沁芳亭”,近处还有“沁芳溪”。
不论是闸、桥,还是亭、溪,都离不开“沁芳”二字。那么,“沁芳”二字是否也有来历呢?据我手边查到的材料看,曹雪芹命名“沁芳”颇有可能取自《金銮密记》或是《云仙杂记》。《云仙杂记》卷八有云:
翰林有龙口渠通内苑,大雨之后必飘诸花蕊经山而出,有百种香色。名不可尽,春月尤妙。
将这条记载移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去十分对景对情。我们知道园中也有一条“渠”,是会芳园“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见16回)。它的名字不是“龙口渠”而是“沁芳泉溪”。这“沁芳”二字是贾宝玉取的,见之“题对额”的第17回。
“沁芳”二字寓意深刻,专家们有许多精彩的解读,我很佩服那眼光的独到。所谓“沁芳”,从字面上看就是将美丽花蕊放到水中,随着水的流动,水中也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但贾宝玉所说的“沁芳”二字还有多层象征意味:(1)以花喻人,喻天下女子,他们秉山川之灵秀,是水作的骨肉,有“百种香色”,“花落水流红”。(2)如同古人所咏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喻生命虽美,但却太短暂。(3)林黛玉《葬花词》中写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令人更痛苦的是,即使花落(生命结束)你连一块净土都找不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沁芳”
只能在清净的水中闻到,一旦流出“墙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