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会去纠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修正主义和*主义的论争。
从尘封的文献中去寻找祖父的思维脉络,使我注意到,祖父在经边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深深感受到国防与外交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而他有关“国防勿与外交相混淆”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国家关系变化的看法:
“何以国防勿与外交相混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然,将使我们的国防,无目标、无对象、无决心,终致无建树。例如西藏问题,它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于英、俄垂涎和彼此冲突的关系。然而就外交来说,现在英、俄都是我们的盟友,究竟还防与不防呢?拿印度来说,其情势更难处了。原来它是英国侵略西藏的基点,然而她现在又变成了我们的盟友,其难处者一。拿英、印的关系来说,我们不能不同情印度对英要求独立,然而这又是我们的盟友――英国――所最不愿意的,其难处者二;说不定日本的势力不久会伸手在印度来,印度为了脱离英国羁绊,也如缅甸一样,去与日本合作,这也有可能的。到那时我们不能不把印度当成敌人,然而毕竟它为了自己的独立,不能不给予同情,此难处者三。至于缅甸已变成敌区,这不用说了。从这样说来,因了外交的关系,岂不是将使我们的国防手足无措吗?这却不然!我们谈国防有个原则,就是‘国防勿与外交相混’。外交是一时利害结合的问题,国防是千年万代立国的基础,绝不因一时国际的变化而变化。与敌国相处,有国防;与友国相处,亦有国防。……就外交的观点来说,环绕国境者,有敌有友;就国防的观点来说,则无论为友为敌,暗中都是敌对的性质,这是二者一个很大的差异。”
在这里,祖父站在纯粹的国家政治人立场,以其特有的坦率,把话讲得十分直白。既然如此看待国家之间的关系,那么,中苏之间亲密也好,交恶也好,祖父不为奇怪,也是很自然的了。
周总理来家中(1)
1959年秋季的一天中午,下课走出学校大门,发现胡同里和往日不同,隔一段距离就有一警察站岗。看样子,有重要人物来临。听街上人说,来的是周总理。
走到家门口,发现这里有更多的警卫人员,我意识到,很可能周总理到家里来了。祖父的警卫员在门口提醒我,不要去大客厅,由左侧走廊直接回后面中院去。见到母亲得知,的确是周总理来了,一道来的还有贺龙和谭震林副总理等人。
总理一行中午在家里的饭厅用餐,父亲、母亲则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在小客厅吃饭。我只是在到厨房取食品的时候远远看到周总理等人。我吃完午饭就到学校去了,周总理等人何时离开的不得而知。
周总理和祖父谈了些什么,我未听祖父事后谈及。我只是在和做饭的张师傅闲聊的时候,了解到周总理对川菜的一点看法。那天,考虑到周总理是江浙一带的人,又有在江西、重庆等食辣椒地区的生活经历,张师傅在配菜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辣与不辣相互搭配。用餐后,周总理对张师傅表示感谢,并谈到,认为川菜都是辣的是个误解,其实川菜很丰富,有许多是不辣的。我问张师傅,川菜中不辣的占多少?张师傅说,就宴会餐而言,一多半都是不辣的。在宴会配餐时,通常辣的占四分之一为宜。
在当时的一些高级干部中,张师傅的手艺颇有名气。1992年到深圳开会,于光远先生带我去拜见习仲勋同志。习仲勋同志知道我是刘文辉的孙子后,说了些称赞祖父的话,还特别问到,张师傅后来到班禅那里做饭去了?我回答,是。他说,张师傅做的饭特别好吃!
祖父是在1942年2月第一次和周恩来会面的。这次会面,是通过祖父的朋友和旧属张志和居中联系而成。当时,他们会晤于重庆机房街吴晋航家(吴是祖父的好友和旧属)。这次会谈高度机密,在座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