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頁(第1/2 页)
「倒也是,以周奎吝嗇的脾氣,一定不會多出。」
「所以啊,我們先看熱鬧就好了,看太子如何處置自己的外公?只要周奎不倒,我們又有何懼?」
……
很快的,三天的宣傳期結束,而戶部和內廷寶鈔局也趁著這三天,印出了第一批的國債券,並先後送到乾清宮,內閣和太子府,請陛下,首輔和太子鑒覽。
若說印刷紙鈔,內廷寶鈔局還是很有經驗的,印出來的國債券足夠精美,且防偽也做的非常到位,就朱慈烺目測,民間應該很難偽造,十兩,五十兩,一百兩,一共三種面額,不記名,不掛失,准許流通,幾乎可以等同於後世的紙鈔了。
「唐亮,明天中午,我要去看外公,你安排一下。」
「是。」
第三天,朝廷正式開賣國債的日子,一大早,戶部設在正陽門外的臨時衙署就推開大門,五城兵馬司的兵丁維持秩序,穿著青色甚至是綠色官服的低品級官吏早已經在衙署中就位,衙前鋪著紅毯,有門童負責引領,做好了迎接每一個認購國債的勛貴官員和商人百姓的準備。
此外,衙門前有大幅的告示,再一次的重申了朝廷關於國債券到期之後,一定會兌換的承諾。戶部和內廷寶鈔局的殷紅大印,清楚可見。
正陽門大街,也就是後世的前門大街,是為京師為繁華的兩條街道之一,戶部將發行國債的衙署設置在這裡,而不是戶部所在地,皇城外的六部衙門廣場,就是為了方便百姓和商人。
戶部衙署一開門,立刻就吸引了無數看熱鬧的百姓,人們都想知道,究竟有誰會認購朝廷發行的國債?
一邊圍觀,一邊議論,衙署兩側的街道,被擠得水泄不通。
「來了來了,有人來了。」
百姓一陣擁擠。
卻見最先來到衙署門前的,是兩個年輕書童,他們懷裡都抱著一個小包袱,想必是銀子,然後在門童的引領下,進入衙署,再出來時,包袱已經不見了,手裡卻多了一張一尺長,半尺寬的國債券,站在台階前,對著眾人展示了一圈,然後就去了。
「是少詹事黃道周和左庶子馬世奇兩位大人府上的書童。」
「他們手中的國債券,正是五十兩啊!」
「不愧是太子殿下的老師,先響應太子的號召啊。」
有人認出,在人群中小聲議論。
黃道周馬世奇之後,又有一個官員出現,卻是兵科給事中張縉彥。
不同於黃道周馬世奇的書童,張縉彥是親自來的,並且站在衙署門前,自報家門,高聲道:「兵科張縉彥,認購國債三十兩!」
一個七品的給事中,認購三十兩,倒也算不少了。
很快,黃道周馬世奇第一第二,張縉彥第三的消息,就在京師傳開了。
張縉彥之後,又有幾個小官的家僕來到衙署,認購了十兩或者是二十兩的國債,但有頭有臉,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卻是一個也沒有出現,至於眾人翹首以待的勛貴外戚,更是不見蹤影。
所有人都知道,官員和勛貴都在等呢,官員在等內閣五輔,勛貴則是在等嘉定伯周奎。
官員以五輔為尊,沒有官員敢超過他們,勛貴雖然不是周奎最尊,但周奎是當朝國丈,京師百姓又都知道,國丈經營有道,生意做的很是興旺,朝廷發動國債,太子領銜,身為外公的嘉定伯是一個重要指標,在嘉定伯沒有出手之前,勛貴們是絕對不會冒然出現的。
……
同一時間,嘉定伯府。
嘉定伯就離著宣武門不遠,距離菜市口,也不過六七百步,站在府門前的台階上,隱隱聽見菜市口街道上好像有歡呼聲,不過此時此刻,嘉定伯府從上到下,沒有人對菜市口的熱鬧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