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页)
另外一個傢伙從戰車炮塔里攀出來,正準備往車下跳。他的身手很敏捷,顯然平日裡訓練有素。
然而,有一個小東西比他更敏捷地趕到了‐‐那是一顆口徑792毫米的彈丸。
好像有一隻無形的鐵爪,迅猛地探進東洋戰車兵的身軀,乾脆利落地扼住他的胸椎骨,然後輕鬆地一擰……
日本兵矮小的身影,像只斷了線的風箏,無力地從戰車頂部跌落下來。
這邊的戰壕里,蕭劍揚迅速地頂上第二顆子彈,開始搜尋下一頭獵物。
很快,四名日本戰車乘員,都先後躺在了他們的鐵棺材匣子旁邊。
蕭劍揚所在的隊伍,抵住了日本人的這次戰車突擊。一共三輛土黃色的東洋戰車,留在了中國軍隊陣地的前面。
可是,從戰壕里爬出去的那十餘個藍灰色的身影,那十餘名懷裡揣著手榴彈捆的弟兄,也都靜靜地橫臥在了南京城外的荒野中。
晌午過後,起風了。
中午沒熱飯吃。
鬼子的炮兵、飛機賊凶,只要白天中國軍隊的防線上冒出一點兒煙,馬上就是連轟帶炸。所以炊事班白天不敢生火做飯。連隊的弟兄們天不亮的時候就開早飯,下一頓熱飯要等天黑以後才能吃上。
大伙兒一邊啃著冰冷的餅子,一邊忙著加固工事。
二排長倒是在很仔細地判斷風向。
過了半晌,他扯起嗓子喊:
&ldo;弟兄們!操把心,留神鬼子放毒!&rdo;
在淞滬戰場,這種事兒出過不止一次兩次了。小鬼子在久攻不下的時候,就會找機會放毒氣,只要風向、風速合適。
大伙兒趕緊忙活起來,準備&ldo;土防毒面具&rdo;。
剛上淞滬戰場的時候,51師原本領到了一批防毒面具,一線部隊基本人手一個。
可到了戰場上才發現,這玩意兒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不起啥作用。鬼子的毒煙上來,即便是戴著防毒面具,照樣噴嚏打個不停,想吐,還流眼淚。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使用的毒氣,主要是二苯氰胛,軍用代號為&ldo;紅1號&rdo;。
這是一種噴嚏性毒氣,主要刺激黏膜,能引起噴嚏、嘔吐,也可以引起流淚。一旦中毒,在半分鐘之後便能使戰鬥人員喪失戰鬥力。
儘管二苯氰胛是一種刺激劑而不是致死性毒氣,但濃度過高時也能造成人員嚴重中毒,傷員口鼻出血,最後窒息而死。
日軍通常用火炮、迫擊炮和毒氣筒施放此種毒氣,有時也用小型毒氣炸彈施放,使之產生一種微粒氣溶膠雲,以此來殺傷人員。
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裝備的防毒面具對此種毒氣無法進行有效防護。】
結果,弟兄們只好用土法子,往毛巾上澆水,沒水的時候就用尿,然後把這濕毛巾堵在鼻子嘴巴上。
有條件的連隊,還發一些鹼面,到時候和在水裡灑在濕毛巾上。沒條件的,就自個兒整點兒草木灰,將就。
眼下,大伙兒趕緊著準備。鹼面肯定是沒有了,草木灰倒是現成的‐‐陣地上被炮火燒成灰的荒草不少。
蕭劍揚也從挎包里摸毛巾。
旁邊的小蘇北卻急得直蹦‐‐小傢伙粗心,不知道把毛巾丟到哪裡去了。
蕭劍揚伸過手去,把自己的毛巾遞給小蘇北。
------------
第二章 南京外圍(18)
------------
&ldo;班長,你呢?&rdo;